十一

不藥自愈的應急方法

當您在感覺身體不舒服,手頭又沒有藥的情況下該怎麼辦?來試試醫生的8個應急建議吧:

症狀1:體溫升高

在膝蓋下麵放一瓶冷水;用食醋抹擦脖子和肩膀;或者吃2-3個橙子或者1個苦柚子———適量的維生素c也可以降溫。

症狀2:嗓子疼

如果扁桃體發炎,煮個雞蛋(不要剝皮———這樣可以保持熱度),用毛巾纏上放在患處敷10分鍾;或者用簡單有效的漱口水:一杯熱水加一茶匙鹽和10滴碘酒,碘酒也可以用白酒來代替。

症狀3:重傷風

將等量的洋蔥汁和涼開水混合,隔一小時滴鼻3次;蘆薈汁也很有效,可以把新折的嫩枝汁直接滴入鼻中。

症狀4:腸胃不消化

如果家裏沒有活性炭,就喝個生雞蛋吧。這是很好的吸收劑。而薄荷是天然的解痙劑。薄荷口香糖或者薄荷水果糖都會減輕不適感。

症狀5:腎或肝突然發病

要想清洗一下腎髒,可以喝兩杯溫開水,並用圍巾纏在腰上。同時腎病學家建議在腰部疼痛時,可以用雙腳夾住熱水瓶坐上半小時到一個小時。如果肝不舒服,就喝點兒茴香湯,把熱水袋放在肝部也會好些。

症狀6:頭痛欲裂

手邊有檸檬———那就太好了!您可以在太陽穴處抹上幾滴檸檬汁。檸檬酸可以擴張血管,痙攣就會隨之消失。然後再好好按摩一下脖梗處的頸椎骨。

症狀7:血壓下降,頭暈

不要躺下,也不要閉眼睛,應當坐下按摩太陽穴。喝中等濃度的熱咖啡或者濃甜紅茶———如果再加上薄荷就更好了。

症狀8:牙痛

可以用加了食堿的溫水漱口(1杯水放一茶匙堿);或者把切開的蒜瓣放在痛牙上。在緊急的情況下也可以把浸過血管舒張劑的藥棉放在痛牙處。

春季不讓皮膚問題冒頭兒

在春季容易困擾人的皮膚問題也不少見。皮膚科大夫介紹,在春季一定要嚴防病毒性疾病造成的皮膚問題,同時減少過敏和皮膚瘙癢,才能讓皮膚安全舒服地走過春天。

春季瘙癢是冬天的延續

解放軍306醫院皮膚科的劉大夫介紹,冬季氣候寒冷幹燥,皮膚容易變得幹燥粗糙。春季雖然來到,但是北京的初春也是非常幹的,所以一些瘙癢病人在初春也不會好轉,特別是老年人,由於他們皮膚分泌油脂等保護物質的機能減退,所以更容易發病。

人的皮膚最外麵是角質層,如果角質層受傷,那麼它保護皮膚的作用就會失去,細胞內的水分容易蒸發掉,皮膚就會更為幹燥。所以即使瘙癢程度加劇了,也不能使勁抓撓,因為把皮膚抓破了會對皮膚造成更大的傷害,細菌容易進入皮膚引起皮膚發炎、潰爛,所以最好的方法是用浸了涼水的毛巾冷敷來化解瘙癢。

對於春季皮膚瘙癢的病人首先應該選擇質地柔軟寬鬆的棉織物,減少對皮膚的刺激。不要每天用強力的浴液或肥皂使勁擦洗,洗澡太勤隻會使皮脂減少更為加劇,刺激皮膚而更加瘙癢。洗澡的水溫應在24℃至29℃。水溫過高,皮膚表麵毛細血管擴張,會給皮膚帶來損傷。洗澡後應該經常搽凡士林之類的滋潤性護膚品,以鎖住皮膚表麵水分,緩解幹燥瘙癢。另外,應該少吃牛羊肉和蔥、蒜等辛辣刺激的食品,同時少喝酒、抽煙。如果自己調整後皮膚幹燥瘙癢程度仍然沒有緩解的話,最好還是請醫生對症下藥。

嚴防風疹、麻疹這類病毒性疾病

春天是孩子容易被風疹、麻疹病毒侵害的季節,雖然這些疾病屬於傳染病,但是由於會出現皮疹等反應,一些年輕的父母分不清楚,也會到皮膚科求診。對於這類疾病家長最應該注意的是隔離,如果在幼兒園或學校發生了麻疹、風疹,應該讓健康的孩子盡快和生病的孩子隔離。

風疹是由風疹病毒引起的通過空氣傳播的急性傳染病,以春季發病為主,是小兒常見傳染病,開始通常有些咳嗽、流鼻涕、咽痛、頭痛和發熱等呼吸道症狀,體溫一般在36℃到38℃之間,持續1至2天,在發熱的第二天出現疹子。疹子大小均勻,呈淺紅色細點狀,一般在一天以內布滿全身,但是手心和腳心多半沒有疹子。多數病兒疹子在第四天隱退。疹子退了以後有不明顯的脫皮,脫皮多半是細屑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