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生活者

日本作家小林多喜二(1903——1933)的中篇小說。寫於1933年。

倉田工廠是一個隻有200個工人的小廠,後來改成了製造防毒麵具、降落傘、及飛機外殼的軍需工廠,並且要招收600名臨時工。我和須山、伊藤芳等幾個黨員也趁機進入了工廠,準備開展地下活動,領導工人運動。當時,資本家們為了擴張的需要,對工人們宣揚戰爭對工人有利的謊言,並且不斷增加工人們的勞動強度。開始,工人們是完全聽信了這一切的,特別是剛進廠的臨時工,認為自己能進廠是受了打仗的好處。並且為了改成正式工,他們幹得特別起勁。為了揭露這一切騙人的政策,我們黨支部成員首先同看來象是自己人的“僚友會”進行針鋒相對的鬥爭。一次,“僚友會”的頭子清川、熱田等人要在工人中募集慰勞金,我們公開反對:“在工廠受資本家的剝削,資本家用不著我們的時候就把我們趕出去,一到打仗,就把我們送到戰場上去,無論在哪裏都是為資本家犧牲。所以,如果要出慰勞金讓資本家自己出就好了。”我們散發傳單,工人的情緒高漲。資本家害怕了,他們企圖解雇臨時工。不久,上級來的聯絡員被捕了,太田又叛變,形勢十分危急。大家都勸我走,我想,即便我犧牲了,比起千百萬貧農每天生活的犧牲又算得了什麼呢?但為了黨的事業,我們不得不離開工廠,轉入地下。我給母親寫了信,告訴她老人家,我這一走恐怕四、五年不能見麵了,盡管我是多麼的愛母親!在非常艱苦的環境中,我們同法西斯分子展開了激烈的鬥爭。我們對資本家進行了反侵略、反裁工、反剝削的鬥爭。正當重要的關頭,資本家勾結憲警,搶先解雇了臨時工,打亂了黨支部的布署,鬥爭失敗了。但我們沒有喪失信心,而以更大的熱情投入了新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