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落葉有新的科學解釋嗎
植物通過落葉可以縮小蒸騰和散熱的麵積,減少體內水分散失,以適應低溫、幹旱等不良環境條件。葉片落入土壤後,即被分解,養分重新被植物利用。其有機物質還可改善表層土壤的理化性狀,提高保水、保肥能力。近來,有人對植物落葉現象提出了新的解釋。他們把落葉看成是植物的排泄和競爭的過程。這一點已往的研究常被忽視。沃曼等人於1980年發現,生活在富含金屬土壤中的植物,生長著的葉片含鋁量很低,但已脫落的葉片中卻含有高濃度的鋁。他們分析了生長在不同條件下的21種多年生植物的各種離子的含量,大多數植物脫落葉片中鈣含量高於生長的葉。鎂和鈉沒有明顯的規律性。而鉛、鋅、鐵、鋁等元素,則幾乎在所有被測脫落葉片均高於生長活葉。各種元素含量變化的幅度也很懸殊。高濃度的重金屬對任何植物來說都是有害的。把重金屬離子積累於老葉,並隨落葉而脫落植物體,無疑具有積極的作用。從這個意義上來說,落葉就是植物的排泄過程。落葉還有提高植物競爭的能力。有些植物的落葉可釋放出種間抑製劑,阻礙其它植物的生長。在森林中,永久性的落葉層能減少林下草的生長量。有人在果園中鏟除果樹周圍的雜草,使果樹增產,起到與落葉層類似的作用。落葉層還為樹木的種子提供發芽和幼苗生長的溫床,有利於種的繁衍。顯然,這些特性都在生存競爭中起到積極的作用。在漫長的進化史中,植物經受了來自多方麵的選擇壓力,葉片結構愈見複雜,功能日趨完善。落葉的排泄和競爭作用有利於整個植物和物種的生存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