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蚌殼裏會長出珍珠
珍珠源於大海,是大自然創造的一個奇跡。它生就一個富貴命,始終是珠寶飾物中最樸實、典雅的一種。
珍珠產自瓣鰓綱軟體動物的體內。這種軟體動物,不是我們所看到的那種普通牡蠣,而是一種珠母貝。
天然珍珠不是珠母貝的小寶寶,而是由某種原因所致。當某種外部物質顆粒如砂粒進入珠蚌殼內時,殼內軟體會立即感受到一種痛苦的刺激。體內用於分泌固態物質的上皮組織會重新分泌出若幹潤滑層,將妨礙自身生長的外來物體包圍並孤立起來,滑層慢慢固化,直至形成一座將普通物質葬身其中的“華麗墳墓”。
養殖珍珠是我國人民最早探索發明出來的一項技術。人工養殖珍珠與天然珍珠有著完全相同的生成方式。它們的區別僅在於,為使珠蚌“受孕”,需要人工將一顆光潔的圓形貝殼顆粒放到與軟體部分相連的殼瓣旁,然後將珠蚌重新放入受到保護的規定海域,由養殖者跟蹤觀察其自然生長情況。可以說,養殖珍珠實際上是一種人工“試管珍珠”。
養殖珍珠的價值取決於其大小、形狀、色澤和重量。珍珠越接近圓就越珍貴。梨形珍珠要四周勻稱,扁平鈕扣形珍珠也很值錢。而表麵光滑,沒有裂痕的珍珠最受歡迎。珍珠一般是重的比較珍貴越重說明珍珠層的厚度大。質輕的珍珠“核大皮薄”,易碎易裂易褪色。珍珠多呈白色或黃色,灰色和微藍色的珍珠因其鋼灰色亮光和略帶哀傷的外觀而不太受人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