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旅大的蛇島被稱為“蝮蛇王國”
世界聞名的蛇島,屹立在我國遼東半島南端的渤海中。在不到一平方公裏的蛇島上,沒有人居住,到外可見到蝮蛇。有人在蛇島一棵小樹上竟數到21條蝮蛇,在一棵棵花樹上竟爬有29條。近年來,蛇島老鐵山自然保護區組織了兩次廣泛清查,確認蛇島上現有1.1多條蛇,而且都是一種毒蛇。經科學家鑒定命名,為蛇島蝮蛇。它不同於一般蝮蛇,是一種新種。
為什麼島上隻有一種蛇島蝮蛇呢?據考證,很久以前,這裏和大陸相連的陸地,大約在5億年前,由於地殼變化,蛇島才與大陸分隔,被海水圍住成孤島。孤島上沒有淡水,原先的淡火魚類、兩棲類和大多數爬行動物都相繼死亡,唯有這種黑眉蝮蛇因食性廣,並具有獨特的捕食鳥類的本領,才得以幸免生存下來,它的這種生理機能經過漫長的曆史,越來越適應蛇島的環境,年複一年的大量繁衍,就成了今天的蛇島蝮蛇。
蛇島蝮蛇之所以能大量繁衍,形成這樣一個“蝮蛇王國”,是有蛇島的自然環境,以及蛇島蝮蛇有適應這裏生活的習性等多方麵的原因。首先,蛇島蝮蛇在一年中的兩次捕食高峰期,正好是春秋兩季。這時,有50多種侯鳥從這裏過境棲息,為蛇島蝮蛇提供了充沛的食物資源。每年4月,蛇島蝮蛇開始出蟄,多在石板或樹枝上曬太陽。5~6月正是春鳥過境,這是它們一年中第一次捕食高峰。7~8月間,島上沒有可捕食的鳥類,它們又處於休眠狀態,進行夏眠。到個9~10月份,候鳥帶著關兒女從北方飛來,回到南方溫暖的地方過冬,在島上落腳,又為蛇島蝮蛇提供了第二次捕食高峰期。10下旬到翌年44月上旬,是它們的冬眠期。一年隻有兩次采食期的蛇島蝮蛇,耐饑能力特別強,有時一次進食亦能吞進七、八隻小鳥,而飽食一頓就能幾個月不吃。那時,它就靜臥一處,連毛帶骨把鳥消化掉,它的消化能力強,在動物界上是首屈一指的。
另外,在這個島上,蛇島蝮蛇是最厲害的動物,海貓、老鷹、老鼠都鬥不過它,至於蝙蝠和其他小動物,就更不是它的敵手了。由於那裏沒有什麼大的敵害,蝮蛇生得多,死得少,這是島上蝮蛇多的第二個原因。
還有,島上石縫多,土地潮濕,土層又厚又鬆,雜草叢生,樹木繁茂,使蝮蛇有一個很合適的棲息環境。天涼的時候,它們可以盤在大石頭上的曬曬太陽,天暖的時候,它們可以在雜草和灌木叢裏,或者爬到樹枝上,獵取食物。在冬天,它們可以鑽到1米深的石縫或土層裏,即使是嚴寒的天氣,也不至於凍死,第二年天一暖,又可以照常出來活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