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這些太空城市成為現實,將極大地緩解地球上的人口壓力,同時由於太空中的微重力條件及充足的能源(太陽能),所以工廠將會遷入太空進行生產,這樣地球上的汙染將會逐步減輕,地球的麵貌也就會大大地改觀。到那時,地球將會變成太空人類的度假公園。
進入二十一世紀後,曾經被冷冷清清地擱在一邊的月球上又將會熱鬧非凡:人類將重返月球,建立永久性居住基地。月球上的第一批基地也許是地質研究機構——以便查清月球上礦產的類型及其分布,為日後開發月球資源打下基礎。由於月球沒有大氣層,晝夜溫差大,還容易遭受隕石襲擊,所以基地將會建在地層下麵。同時由於無大氣阻礙,太陽光直射而入,所以太陽能將成為基地的理想能源。除了沒有水、氧氣、有機物,月球的基本結構與地球相差不大,因此隻要地球提供一些給養,就可以在月球上建造長期基地了。到了二十一世紀中葉,也許就要鋪設月麵公路,以溝通幾個月球基地之間的聯係,可能在二十一世紀末,就會有小型月球城市誕生。
人類當然不會就此止步,在重返月球之後,人們將會登上火星進行實地考察。有人提出在火星上建造十幾個核動力工廠,日夜焚燒礦石,使之分解出二氧化碳,經過幾十年的分解之後,火星大氣將會變得較為稠密,而且由於二氧化碳的溫室效應使得火星表麵氣溫上升,兩極的冰冠融化,使地表所含水份增加,然後再將專門培育的綠藻類生物種到火星上,吸收二氧化碳,產生出氧氣,使得火星成為適於人類活動的場所,整個計劃雄心勃勃,一旦成功,火星就會變成人類的第二個故鄉,可以想象那將會是一種多麼美妙的前景呀!
在對太陽係的各大行星進行了一番探索之後,充滿了求知欲、永不滿足的人類智慧將繼續向太空深處進發,去尋找人類智慧的知音——外星球智慧生物。這個行動的前景如何尚無法估計,但是在前進的過程中,人類的文明必定會更上一層樓。
上麵所說的設想,有的可能在三五年之內就成為現實,從而為人類的幸福生活貢獻力量,而有的也許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仍是一個設想而已,需要依靠幾代人的努力才能達到,不過人類的發展史本身就是一部不斷探索,不斷進取的曆史,正是由於這種渴求知識,追求真理的頑強精神才造就了人類今天的成就,也隻有依靠這種精神,人類才能到達明日的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