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五線譜比簡譜實用
五線譜對於學習鋼琴、電子琴、小提琴等樂器的同學來說,已經成了好朋友。大約在900多年前法國的圭多發明了四線譜,後來又增加到六線和七線,直到400年前人們才確定用五線譜。有的同學說:“五線譜太難懂了。”其實隻要懂得五線譜的知識,並不難學。在高音譜表上,下加一線上的音唱C調的1(do),寫在線上的音依次向上是3(mi)、5(sol)、7(si)。再看間上的音,下加一間的音唱2(re),依次向上是4(fa)、6(la)、·(do)。善於動腦子的同學一定會找到規律:越向上的音越高,越向下的音越低。
五線譜要比簡譜優越。我們講5(sol)比3(mi)高,五線譜上的音符表示得非常清楚,但在簡譜上就不那麼容易理解了。因為五線譜的優點在於有一個音符由低到高的形象化的演示。還有的歌曲或樂曲中間需要轉調,簡譜上要寫“前調(do)=後調(sol)”等注解,如果要幾次轉調,就會搞得糊裏糊塗;但在五線譜上不用注解就可以表達得清清楚楚。在五線譜上還可以同時記下兩個甚至更多的音,如1(do)、3(mi)、5(sol)三個音,2(re)|4(fa)|6(la)|·1(do)四個音一起發出來,音樂上叫作“和弦”。鋼琴曲、管弦樂曲和樂隊總譜都記有繁多的聲部、複雜的音調和豐富的和弦,如果這些音樂用簡譜記錄,就無能為力了。
總之,五線譜比簡譜有許多優越和實用的特點,是一種科學的記譜方法,是世界通用的音樂語言,被人們稱作“第二外語”。同學們,當你學會了五線譜,就進入了神奇美妙的音樂王國的大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