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節拍記號的來曆嗎(1 / 1)

你知道節拍記號的來曆嗎

在五線譜和簡譜中,都有表示節拍的節拍記號,例如2/4,2表示每小節有二拍,4表示以四分音符為一拍,讀作四二拍。可是,你知道節拍記號的來曆嗎?

在中世紀的歐洲,宗教勢力急劇發展,教會控製了整個歐洲的政治、文藝等各個領。根據宗教的學說,“三”是一個神聖的數字,因此三拍子便認為是神聖的、完全的、圓滿的。由於三拍子的興起,當時幾乎停止了二拍子的使用。14世紀初,在’讚美詩”等宗教歌曲中,出現了用圓圈“O”來表示三拍子的記號,當時的二拍子是用半個圓圈來表示,四拍子是劃大半個圓圈來表示。至於2/2拍子的一些教會歌曲則是在大半個圓圈中再劃上一條縱線的“C\”來表示。到現在為止,還可以看到五線譜的開頭看到“C”和“C\”這兩個符號,那就是4/4拍子和2/2拍子。

隨著音樂藝術的發展,除了單拍子以外,又出現了6/4、6/8、9/8等許多的複合拍子;即使在單拍子中,也有3/2、3/4、3/8的區別;有的還使用了5/4、7/8等混合拍子。這樣,一個圓圈的符號也就適應不了這些複雜的變化。因此,自17世紀以後,“O”和“C”兩個節拍記號慢慢被淘汰,用了一目了然的阿拉伯數字,也就是今天的節拍記號了。常用的節拍記號有:2/4、3/4、3/8、4/4、6/8五種,你應當記住它們的寫法、含義、強弱規律和指揮圖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