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琵琶”的由來嗎(1 / 1)

你知道“琵琶”的由來嗎

琵琶是一種民族彈撥樂器,有4根弦,用5個手指彈奏。高音清脆明亮,好像小鳥甜美的嗓音;中音柔和圓潤,就像珍珠落在玉盤上,聲音清脆悅耳;低音深沉渾厚,好像一個男低音在歌唱。琵琶除了每根弦可以獨奏外,還可將兩根弦、3根弦或者4根弦合起來同時演奏,尤其是連續彈奏4根弦時,發出一種剛勁有力的聲音,會使你感到氣勢雄偉、威力無窮。常用來表現雄壯的場麵和激烈的情緒,像琵琶獨奏曲《十麵埋伏》中表現戰爭場麵,就采用了這種彈奏方法。可是,你知道“琵琶”這個名字是怎麼來的嗎?

大約在秦始皇的時代,我們的祖先就發明了一種圓形的、帶有一個長柄的樂器。彈奏這種樂器時主要用兩種方法:向前彈出去叫“批”,向後撥進來叫“把”,人們說就把這種樂器叫作“批把”。過了一段時間,為了把這種樂器與當時的琴、瑟等樂器,在書寫上統一在“王王”字頭下,就寫成了琵琶”。於是,凡是類似這種演奏手法的樂器,像三弦、月琴等,當時也被稱為“琵琶”。到了南北朝的時候,從西方傳進來一種“曲頸琵琶”,有人就把它和我國琵琶的優點結合起來,形成了新式的琵琶,模樣同我們現在所見到的琵琶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