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孔子也是音樂家(1 / 1)

為什麼說孔子也是音樂家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在中國是一位家喻戶曉的人物;即使在國外,孔子的名字,很多人也都知道。孔子這位偉在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還是一位音樂家。為了什麼說孔子也是一位音樂家呢?

先說音樂實踐。孔子會唱歌、彈琴、吉磬(qìng,用石頭製作的一種古代樂器),可以說是一位音樂的全才。他為《詩經》正樂時,能夠合著伴奏,唱完305首不同時代、不同地區、不同風格的歌曲。他所以有這種能力,是由於不恥下問,不倦地學習。每當他同別人一起唱歌,覺得別人唱得好,必定要請人家重新唱,然後自己也跟著學唱。

孔子學琴也非常用心,並且用很高的藝術標準要求自己。他跟師襄子學琴,學了10天,還在反複練習。老師說:“可以練下一個曲子了。”孔子說:“我學完了它的曲調,但還沒有掌握它的全部規律。”又過了一段時間,老師說:“可以練下一個曲子了。”孔子說:“我還沒有掌握音樂的思想感情呢。”又過了幾天,老師說:“你已經理解了樂曲的全部內容,可以練下一個曲子了。”孔子說:“我還沒有體會樂曲中人的形象呢。”過了一個段時間,孔子說:“我看見了他,有稱王的氣概,不是文王的話,哪能這樣呢?”這時老師離開了座位,對這位不尋常的學生拜了又拜,說:“我的老師的確講過,這首曲子就叫《文王操》呀!”

孔子還是作曲家。當他離開衛國之後,聽說趙簡子殺了過去幫他從政的兩位賢大夫,就把對兩位被害者的同情,寫在了自己創作的《陬操》這首琴曲裏。

孔子還是一位音樂教育家,他把音樂看得非常重要,並把重視音樂的觀點,體現在他的教育思想裏,落實在教育實踐上。孔子的教育思想,是兼顧德、智、體、美的,他所教的“六藝”——禮、樂、射、禦、書、數中,音樂居第二位。他還是一位音樂鑒賞家和音樂評論家。他提出的一係列美學標準和美學命題,不但在當時有劃時代的意義,而且到今天,仍有很深刻的影響。因此,完全可以說,孔子也是一位音樂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