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白居易是音樂評論家
唐代大詩人白居易對音樂很有研究,會彈琴,會彈箏。他還有一副天生的好歌喉,唱起歌來,歌聲嘹亮,感情深切。他“常與七弦為友”,“自我陶醉”。他認為音樂應服從於政治,“如知樂與時政通”。他還主張“文章合為事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他的這種音樂思想,在當時是比較進步的。
這位大詩人,還常用詩的語言來描寫音樂、評論音樂,因而他的評論文章引人入勝。唐元和十一年(公元816年)秋天的一個晚上,秋風瑟瑟,江月茫茫。被降官江洲司馬的白居易送一位好友到江頭,兩人在船中邊飲酒邊敘情。忽然,隨著習習在夜風,從附近的船上飄來一陣琵琶聲,白居易邀請琵琶女過船來彈奏一曲。後來,一首全麵、深刻地描寫琵琶演奏技巧的長詩《琵琶行》就誕生了:“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詩人對琵琶演奏作了生動、細致的描寫。
白居易還寫了專門評論琵琶演奏家趙壁先生演奏技巧的詩《五弦彈》:“第一第二弦索索,秋風拂鬆疏韻落。第三第四弦冷冷,夜鶴憶於籠中鳴。第五弦樂最掩抑,隴水凍咽流不得,五弦並奏君試聽,淒淒切切複錚錚。”這完全是音樂行家的評論,把五弦琵琶五根弦的聲音形容是多麼好啊!
這位音樂評論家,不但對器樂曲非常精通,而且對歌唱藝術也非常內行。當時白居易就認為唱歌者要“聲情並茂”,並批評有些歌唱者說:“古人唱歌兼唱情,今人唱歌唯唱聲。”他對於優美健康的歌曲,以及聲音、感情都好的歌唱聲,給予很高的讚美。他還虛心向民間藝人學習,他認為民間音樂是我國民族音樂的精華。當他在四川做刺史時,曾學習民歌《竹板》和《楊柳枝》。音樂評論家白居易對音樂的見解,給我們留下許多有益的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