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我國最早介紹西洋唱法的應尚能教授嗎(1 / 1)

你知道我國最早介紹西洋唱法的應尚能教授嗎

應尚能教授是我國最早研究歐洲傳統唱法的歌唱家和音樂教育家。

應尚能教授是浙江寧波人,1902年生於南京。1917年進入北京清華學堂學習。1923年國家用庚子賠款,公費送一批清華的優秀學生留學美國,他被保送去了美國密什根大學工學院,學習機械工程和聲樂。他於1929年畢業,得到了雙學士學位。他是第一個中國人在美國舉辦獨唱音樂會的男中音歌唱家,博得了好評。當時,他因出色地演唱舒柏特的作品而著名。1930年回國,從事聲樂教學,培養了我國第一批歐洲唱法(學院派正統唱法)的聲樂人才。50年代,蘇聯專家來到中國講學,學院中很多老師爭著請專家給聽唱,而蘇聯專家講課之餘卻虛心地請應教授指導。60年代學院開設音樂理論課,因缺少音響資料,他親自配合年輕老師教學,為同學們範唱黃自的作品,年輕老師講一首,他範唱一首,老師和同學們都非常感動,老師選告訴同學們:“你們不會聽到比這更好的範唱啦,你們很幸運!”

應教授還創作了136首歌曲和一些練聲曲。他創作的歌曲絕大多數同時寫了鋼琴伴奏譜。他創作的古詞歌曲“我儂詞”,歌曲優美動人,有中國的民族風格特點,流傳到美國很受歡迎;而且鋼琴伴奏、和弦的運用,也堪稱作曲範例。

他多次舉辦獨唱音樂會。1962年11月在北京音樂廳舉辦了最後一次音樂會,演唱了中外藝術歌曲近20首。在演唱《世界民主青年進行曲》時,他那鮮明的節奏表現、鏗鏘的有力的聲音和氣勢,令全場爆發出熱烈的掌聲。當時他已經60歲了。

他的遺著有《以字行腔》,此書先後寫了7稿,每稿都有修改。他親自手抄,分別送給了學生及同行,如今尚有保留。這是一部聲樂理論教學用書,是以中國漢字的特點為基礎,結合西洋發聲法,創立中國民族聲樂學派的理論和經驗的總結。他研究了中國民族民間聲樂藝術,提出了“腔圓不倒字”“字正不倒腔”“咽腔正字”“字正腔圓”“以字行腔”等一整套理論和訓練方法。

他患癌症期間向在床上還為學生聽唱。他把畢生精力獻給了藝術,獻給了祖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