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木材容易腐朽(1 / 1)

為什麼木材容易腐朽

人們常以堅如磐石來形容事物的堅固和永存,相比之下,木頭就不那麼耐久,而容易敗壞腐朽。隨著微生物學的建立發展和顯微技術的不斷進步,科學家們逐步弄清了,木材腐朽的原因,一般是由微生物引起的。木材表麵黴斑主要是由黴菌引起的,是黴菌在木材表麵生長的結果,常見的有毛黴、根黴等接合菌類,青黴、曲黴、枝孢黴等半知菌類。邊材變色是由一類稱為變色菌的真菌引起的,這類變色菌的菌絲可以穿過木材細胞壁上原有的孔眼(稱為紋孔),深入到細胞腔內,在邊材部分廣泛蔓延,雖不明顯降低強度,卻使邊材染上令人討厭的異常色彩,有損美觀,嚴重影響油漆等加工性能。典型的變色菌是屬於長喙殼屬的一些子囊菌類,如鬆材青變菌、山毛櫸材褐變菌等。木材腐朽有多種形式,有的僅發生在木材的表層,受害木材的表層發黑變軟,而深度方向的危害進展很慢,這種腐朽稱為軟腐朽,多發生在含水率很高的木材上,也是由子囊菌類和半知菌類引起的,如毛殼菌、木黴、鐮孢黴等。因為軟腐一般隻發生在木材表層,故對小斷麵材的強度有很大削弱,對大斷麵的破壞相對小些。典型的木材腐朽是由腐朽引起的,全球木材腐朽菌多達1000多種,大多是些屬於擔子菌的真菌,有的分布於全世界,有的則有地區性。常見的木腐菌有幹配菌、密粘褶菌、地窖菌、彩絨革蓋菌、香菇等。木材被腐朽後,有的材色變深褐,木材三大組分中的纖維素和半纖維素被大量消耗,木質素的分解不大。這種腐朽稱為褐色腐朽,多發生在針葉材上,對木材的危害最為嚴重,有的腐朽後材色變淺,三大組分中的木質素分解較多,纖維素、半纖維素也有相當消耗,這種腐朽稱為白色腐朽,多發生在闊葉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