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栲膠與動物生皮一起浸泡能使生皮(1 / 1)

為什麼栲膠與動物生皮一起浸泡能使生皮

變成革早期人類從栲樹上采集樹皮,切碎、氣幹、用水浸泡,再將浸提液濃縮成膠狀物質,外觀為棕色。因原料最初來自栲樹皮,產品外觀似膠狀,故稱為栲膠。將這種栲膠與動物生皮一起浸泡,能使生皮變成柔軟、堅韌、耐磨、耐腐,防水性好的皮革,故栲膠又稱鞣皮劑。

因為栲膠中含有一大類多酚的物質。此種物質能溶於水,滲入到生皮的皮纖維之間,與其蛋白質的肽鍵相互結合形成一種與原來生皮性質完全不同的物質。這過程稱為鞣革。使生皮變成革的多元酚物質稱為鞣質。因鞣質外文為tannin,故又直譯為單寧。單寧分為植物單寧、礦物單寧、動物單寧和人工單寧。其中以植物單寧鞣革性能最好,使用最多。

含有單寧的植物種類很多,廣泛存在於植物界中,如我們常見的茶葉或生柿子,其味苦而澀,用鐵器接觸即變藍色,這是單寧與鐵發生作用的結果,表明這類植物有單寧存在。但含單寧的植物用於加工栲膠,需含單寧在10%以上。鞣革性能好,原料蓄積量大而集中的植物不僅有栲樹,還有落葉鬆樹皮、雲杉、冷杉的樹皮、橡碗、板栗殼、楊梅皮和根等20多種。

栲膠不僅傳統用於鞣革、染魚網、染布(香雲紗)、藥用,近年來多用於軟水劑、防鏽劑、提煉稀有金屬等,還可以進一步加工生產粘合劑以及作為貴重藥用物質的原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