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最早的農業起源於埃及嗎
由美國南密索齊蘇托大學、波蘭科學院物質文化研究所和埃及地理調查局,三家聯合組成的考古調查團,在南埃及尼羅河流域發現了迄今所知的世界最早的農耕文化遺址。遺址座落於南埃及阿斯旺附近的瓦迪·庫巴尼亞的幹涸山澗中,共發現地點6處,時代均屬舊石器時期,約距今17000~18300年。遺址中可清楚地尋覓出同一文化在不同季節所遺下的各種居住痕跡。砂丘層內側遺留有尼羅河漲水期積水痕跡和被捕食過的魚類遺骸。在堆積層中發現有羚羊骨骼和大量的細石器。細石器的種類均見諸於各個地點,主要器形有弧背、圓頭、凹刀、鋸齒刀、多棱刮削器和雕刻器等。此外,最值得注意者,是發現磨石、石皿和與之共存的小麥、裸麥碳化殼粒。後者經使用電子顯微鏡分析研究,被判斷為栽培種屬。研究者據此推斷,這些小麥、裸麥的殼粒,是當時人類利用尼羅河漲水期所留下的濕潤淤土,在采集和狩獵過程中,同時又進行了農作物耕種活動的重要物證。瓦迪·庫巴尼亞涸澗農耕遺址的發現,首先從根本上動搖甚至推翻了關於世界農業生產起源時間和地點的現存學說。其次,提出了早在舊石器時代晚期便已出現與狩獵經濟並行的還有農業經濟的新問題。現存學說認為,約在公元前1萬年左右,隨著更新世之後人口的增加,為適應環境的變化,農業首先在西亞出現了。現在,在時間上比舊說提早了數千年,在地點上從西亞轉移到了埃及。這一新的世界農業起源學術問題上的重大突破轟動了整個學術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