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要發展菌糠飼料
菌糠飼料,就是利用稻草、麥稈、玉米芯、玉米稈、稻殼、棉籽殼等為主要原料,按一定比例,配以其它物料作為培養料,接種側耳菌種;側耳收菇後,所餘培養料經曬幹、粉碎後而成的飼料。
秸杆、秕穀等經培養側耳後,由於菌絲體吸收培養料中的養分,形成大量的菌蛋白,因而收菇後仍有不少菌絲蛋白留於培養料中,使蛋白質含量提高。菌絲體在吸收培養料中營養的過程中,分泌出一係列的酶,使培養料中的纖維素和木質素分解,成為易被消化吸收的營養物質。南京農業大學畜牧係測定結果,收4次菇後的菌糠飼料與未收菇的原料相比,粗纖維含量由36.7%降到18.2%,蛋白質含量由4.7%升到7.5%,木質素分解30%左右,含糖量亦略有提高。
農村生產菌糠飼料,資源豐富,成本低廉,經濟效益高。如用棉籽殼生產菌糠飼料,每100公斤棉籽殼,配以其它物料,經1個月左右的培養,可生產鮮側耳菇60~80公斤,收獲菌糠飼料50~60公斤。兩項共收入約90元,扣去棉籽殼、石膏、磷肥、菌種、塑料薄膜等成本費,可獲純利70元。用稻殼、玉米稈、玉米芯、麥稈、稻草等生產菌糠飼料,也同樣可以收到上述經濟效益。因此,發展菌糠飼料是農村解決飼料糧緊缺的秣措施,大有文章可做,應大力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