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腦的營養與智力開發
優質的營養,可以使在腦的活動能力增強,使人的本能如計算力、記憶力、判斷力、行動力和視力等增強,使人生更幸福,更愉快。
一、構成腦的8種營養成分
在整個人體中,腦是最活躍的器官。腦的重量雖然隻占人體的2%稍強,但腦所消耗的能量卻占全身總耗能量的20%。由此看來,腦是一個食量特大的奢侈器官。
腦需要哪些營養成分呢?
現在已經初步搞清,腦營養主要是由以下8種營養成分構成:
脂質、蛋白質、糖類、維生素A、維生素B族、維生素C、維生素E、鈣,這些營養成分作用各異,均可作為健腦食物加以應用。
在上述8種營養成分之中,有一種成分雖然至今尚未被人們普遍認識,但是卻起著最主要的作用,這就是“結構脂肪”。
對於身體來說,第一位的營養成分是蛋白質;可是對於腦來說,脂質卻是第一重要的營養成分。
蛋白質是智力活動的物質基礎
蛋白質對興奮與抑製起著頗為重要的作用。
蛋白質是構成腦細胞的主要成分之一,就去掉水分的腦重量而言,僅次於脂肪,占腦重量的20%~35%。
據研究,人的整個大腦有140億個腦細胞,這就是所說的神經細胞。腦細胞由細胞體和軸索組成,此即神經元。在神經元與神經元之間,既不是經常也不是完全地結合在一起的,隻是互相接觸著。隨其接觸程度的變化向神經組織傳遞種種刺激,並以此方式控製著機體的活動。把這種充分進行信息傳遞的稱為興奮,而把抑製狀態稱為抑製。在興奮與抑製的過程中,蛋白質中的氨基酸發揮著重要作用。
確切地說,蛋白質對記憶、語言、思考、運動、神經傳遞等都能發揮重要作用。
在肉類、魚類、蛋類及乳製品中都含有動物性蛋白質;豆製品、核桃、花生、芝麻等食物中則含有豐富的植物性蛋白質。一般每日的必需量是60~90g。
脂肪是健腦不可缺少的物質
如將大腦去除水分,50%~60%是脂肪。盡管腦的功能極其複雜,它的大部分作用還沒有搞清楚,但可以肯定脂肪在發揮這種複雜而精巧的功能方麵,起著相當重要的作用。
從脂肪對身體的作用看,一般分為兩類,即能源脂肪和結構脂肪。二者不僅在組成成分方麵完全不同,而且在功能方麵也有很大的區別。
能源脂肪的發熱量相當大,就相同重量而言,其發熱量是糖、澱粉和蛋白質的2倍。假如1g蛋白質或澱粉能產生4卡的熱量,那麼1g脂肪就能產生9卡的熱量。所以說,這類脂肪是人們從事各種活動的重要來源。這類脂肪可由糖、蛋白質轉化而來,也可從食物中的動物脂肪直接攝取。容易識別,能源脂肪又有可見脂肪之稱。
結構脂肪廣泛存在於腦、肝、肺、脾、心、睾丸以及肌肉組織的細胞中,由於是構成細胞的一部分,不容易看到,故稱為不可見脂肪。這類脂肪不能在體內製造,隻能通過食物攝取。
從大腦的發育和營養方麵看,起重要作用的是結構脂肪,其基本來源是植物性食物,所以又稱這類脂肪為“必需脂肪”。在必需脂肪中,主要有亞油酸、亞麻酸、花生烯酸等。在大腦的成長、發育過程中,亞油酸和亞麻酸起重要作用。
從分子結構上看,亞油酸、亞麻酸又叫不飽和脂肪酸。這種脂肪酸多以液體的形式存在,如芝麻油、核桃油、紅花油、棉子油、花生油、大豆油等植物油中,都含有多量的不飽和脂肪酸。
為了使頭腦的功能更好,除了攝取植物性脂肪外,還應適量攝取肉類和魚類等動物性食物,這是由於植物性食物中所含的不飽和脂肪酸並不完全。在肉類和魚類中卻含有植物性食物中不存在的不飽和脂肪酸,而這些脂肪酸也是大腦必不可少的營養。在兒童時期,由於大腦正處於成長、發育階段,適當攝取一些動物性食物,能保證大腦健全的發育。
現代研究表明,低熱量飲食習慣可致腦血管病。有關專家建議,適量吃高脂肪、高蛋白食物,將血中膽固醇維持在160mg以上,鹽的攝入量限製在10g以下。通過改善飲食結構,培養合理的飲食習慣,可降低腦血管病的發病率、死亡率及推遲發病年齡。
鈣能穩定情緒
缺鈣時,會使情緒不穩定,並且特別容易疲勞。
少婦在經期的情緒是不穩定的,常常為了一點小事打孩子;少女在經期也變成了“小心眼”,易激動,愛哭,一改平時的文靜。據臨床醫學家研究,經期或患病時,體液發生了變化,血液中的有害物質比平時要多,此時不得不動用大量的血鈣去穩定“治安”,故有人稱鈣是“血中警察”。由於血鈣容易與有害物質糾纏在一起而被排出體外,這樣就會使血中的含鈣量降低,因而神經變得敏感而易激動。如此時辦事則易出差錯,學習效率也大為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