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銳的視覺潛能
——大腦閱讀的武器
眼睛的奇跡直接產生腦能興奮點
眼睛是獲取腦能的窗口,它能給大腦攝取多種多樣的對象,並從中發現其本質的東西。因此,用“眼睛思考”即為腦能。換句話說,它是閱讀本身給腦能產生帶來的作用,或者稱為腦能閱讀。
“用眼睛發現腦能”這句話聽起來有點別扭,實際上就是希望人們善於用眼睛攝取腦能產生的成分。眼睛是宇宙中奇跡之一,同時也是孕育腦能革命的開端。
每隻眼睛有一億三千萬個光接收器。每個光接收器每秒鍾至少可吸收五個光子(光能量束)。可區分一千多萬種顏色。通過協調動作,超級光接收器可以在不到一秒鍾的時間內,以超級圖像精度對一幅含有十億信息的景物進行解碼。
我們知道,有時候我們的瞳孔會根據光的強度和物體的遠近來調整其大小。光越強、物體越近,瞳孔就越小。
西方科學家最近發現,瞳孔的大小也會隨著感情而變化,並且當迎麵看見特別感興趣的事物(如一群具有吸引力的異性)時,瞳孔就會自然增大。中國的珠寶商許多年以前就認識到了這一點。當把珠寶拿出來給顧客看時,珠寶商就特別注意地觀察顧客的眼睛,等著其瞳孔增大。當看到其瞳孔增大之後,珠寶商就知道顧客“上了鉤”,然後確定合適的價格。
作為快速閱讀者,如果對某些東西感興趣的話,瞳孔就會擴大,以便讓更多的光進入。換句話說,興趣越大,瞳孔就會擴大,以便讓更多的光進入。使它本身在不費額外力氣的情況下就可接收更多的信息。
啟動引擎:集中注意力與腦能聚集
聚集是腦能的本質。進行腦能聚集,首先要集中注意力。一些非常嚴謹科學研究已經證明,你隻需要有意地把注意力集中於你要閱讀的材料,你就能使自己的腦能閱讀速度和腦能理解程度提高數倍。
腦能閱讀指導專家諾曼·劉易斯出版發行了一本具有裏程碑作用的著作《如何更好更快地腦能閱讀》。在這本書裏,他闡述了注意與腦能閱讀速度之間的密切聯係。在成人腦能閱讀實驗室進行的一項實驗中,劉易斯讓自願參加實驗的人以平常的腦能閱讀速度讀一篇短文。他在實驗室裏營造了舒適的、有助於人們放鬆的情境和氣氛。他要求這些自願者按照他們在家閱讀的速度閱讀這篇短文。惟一的條件是他們必須逐句逐字閱讀並理解短文的意思。讀完後,劉易斯記錄下每個人所用的腦能閱讀時間,並檢測了他們的理解情況。
第二天,劉易斯讓這些自願者閱讀另一篇長度一樣的文章。這一次,他要求他們盡快讀完。同樣,惟一的條件是,他們必須逐字逐字地閱讀,並不能以犧牲理解為代價。讀完後,劉易斯再一次記錄下每個人的腦能閱讀速度,並檢測了他們對文章的理解情況。實驗結果為證明集中注意的作用提供了非常有力的證據。多數自願者的腦能閱讀速度提高了25%~50%,而他們對文章的理解絲毫沒有降低。
克服三種不良閱讀習慣與腦能偏差
學會腦能革命,必須要克服下麵三種不良的閱讀習慣。
在你學會加快腦能閱讀速度之前,你需要克服三種我們從小學學來的不良閱讀的習慣。如果沒人告訴我們,我們會在每次閱讀時不自覺地成百上千次地沿用這些習慣。正是這些習慣使我們的閱讀事倍功半。毫無疑問,我們會覺得閱讀是沉重、緩慢而令人厭煩的。
三種不良的腦能閱讀習慣是:
(1)默念;(2)逐字閱讀;(3)不斷回頭檢驗。
也許你以前從未聽說過這三種習慣。也許你還沒有意識到你自己就有這些習慣。但是,一旦你了解它們,你就會認識到你過去一直在抑製你的腦能閱讀速度。
這三種習慣堅如磐石。隻要你脖子上套上它們的枷鎖,你就不可能速讀。每放棄其中一種習慣,你的腦能閱讀能力就會得到相應的大幅度提高。在克服這三種習慣的過程中,你會發現自己越來越接近速讀的要求。
因此,在閱讀的過程中,為了更加有效快速地開發利用大腦,你就應放棄默念的習慣,從逐字逐句地閱讀過渡到一句短語、一個句子地閱讀,並一口氣把要讀的東西讀完,不要老是回頭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