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學習方式(1 / 3)

我們的學習方式

人們應該知道他們的大腦是何等地充滿活力。事實上,大腦可以在從出生到生命終了的任何年齡發生改變。在富有激勵因素的環境,大腦會變得更好;如果接收不到有效的刺激,大腦就會向相反方向發展。

使人類有別於動物的主要能力之一,就是我們的交流能力。而且特殊之處在於,我們的交流能力有許多種方式:用語言、圖畫、歌唱、舞蹈、節奏和情感。

毫不奇怪,科學家們現在的某些發現在許多社會裏人們憑著直覺已經知道幾千年了。

在哥倫布橫渡大西洋“發現”新大陸前2000多年,波利尼西亞人的祖先就在更大的太平洋中航行了。他們依靠日、月、星辰航行——用今天加德納教授稱之為空間智力或視覺智力來航行。毫不奇怪,當加德納教授的研究人員測試所羅門島人時,他們發現所羅門島人大腦中使用“空間智力”的那個部位高度發達。

就是這些太平洋探索者,有著令人難於想象的航海業績。但他們在現代“智力測試”中也許會失敗,因為他們從來沒有發展文字。即使在今天,波利尼西亞青少年早年開始的學習,是通過舞蹈、節奏和歌唱而進行的。

語言本身使你的大腦中建立起了不同的類型,也使你的文化建立起了不同的式樣。如果你生長在中國或日本,你就學寫“象形”語言——這很大程度上是通過右腦學習的。生長在任何一個西方“字母”文化中,你就學習怎樣用你所有的感官來吸收信息,而且是用線狀書寫形式來進行交流。

例如,英語大約有55萬個單詞,但每個單詞隻是由26個字母的不同排列組成的。用字母語言交流,你會很大程度地使用左腦。

但是,如果你生長在太平洋中沒有象形語言和“順序”書麵語言的波利尼西亞、美拉尼亞或密克羅尼亞傳統文化中,你的主要言語交流會隻通過聲音——通過韻律、節奏、歌唱和舞蹈而得到強化,當然你的言語交流還要通過你的整體視覺。

就目前的研究情況而言,我們人類至少有三種主要學習方式:

(1)觸覺學習者:當他們能親身運動、體驗和實驗時,會學得最好。

他們通常被叫作運動觸覺學習者。

(2)視覺學習者:當他們看到學習內容以圖像形式出現時,他們學得最好;有一小部分人為“印刷符號型”,可以通過閱讀來學習。

(3)聽覺學習者:通過音樂、談話的聲音而學得最好。這三種學習方法,各人有所偏愛,但我們大多數人把所有三種類型以不同的方式加以組合。當我們把大腦許多巨大能力連接起來時,就能學得更好、更快。在上述這些屬性中,有三點對學習是極為重要的:

①你怎樣迅速、充分、有效地存儲和重獲信息。

②你怎樣利用它解決問題。

③你怎樣利用它創造新的點子。

對前兩者來說,你運用了大腦辨認類型和聯係的獨特能力。第三個,則是我們學會了怎樣打破常規——怎樣用新的方式重新組合信息。提高學習能力就會自動提高腦力

每一個平常的日子,我們都在運用我們的腦能,無論是工作、個人興趣的轉變,還是軟硬件設備的更新,都要求我們學習新的技能。報紙、報告、傳真、電子郵件和教科書等,無不包含我們爭取事業和個人進步所需要的信息。老板、教師、同事、電視新聞播音員、朋友和家人也經常告訴我們一些值得認真聽取的重要信息。無論哪個方麵,都需要我們記憶大量事實;而且,無論辦公室、教室還是家庭生活,都有成打成打的——即使不是成百成百的——專業或個人問題需要我們去思考。

為了跟上周圍世界的飛速發展,我們每一天都必須在生活的方方麵麵運用各種腦能。大多數人覺得要做到這些很困難。我們常常感到自己的腦力不足以滿足職業、教育和家庭的要求。有多少次,當人們在某種情境下感到自己的腦袋不夠用時,希望自己能多長一個腦袋。

如果你能使你的某種腦能成倍增長,你希望它是哪一種腦能呢?對你來說,哪一種腦能最重要?你希望自己能夠:(1)記得更牢?(2)讀得更快?(3)聽得更清?(4)更有效地思考?(5)學得更好?

然後再問問自己,哪一項最難改善和提高?

無論自己的答案是什麼,請再看看上麵列出的項目。其中有一項包含著其他四項的內容。一旦這項能力得到成倍提高,其他四項能力就會自動地成倍增長。那麼是哪一項呢?

答案是學習能力。提高學習能力,將使整個腦能得以提高。學習能力可以說是最基本的一種腦能成分。它甚至是思考能力的基礎,無論多麼聰明伶俐——如果不學習任何東西——所有的腦能都將浪費。但是,即使有些遲鈍——隻要能學習——也會發現自己的腦能綽綽有餘。

提高學習能力,腦能就會自動提高,閱讀能力和記憶能力也會自動提高。如果學得更好,就可以讀得更快、記得更牢,甚至更有效地思考。

然而,大多數人認為,在上述五個項目中學習能力是最難提高的。他們相信自己可以聽得更清、讀得更快、記得更牢、更有效地思考。而學習能力是天生的、難以改善的;要麼天生就會學習,要麼天生就不會。

一些人覺得自己天生就不會學習,而且這種狀況無法更改。就像一個人沒法改變自己的身高或樂感一樣,人們對自己天生的學習能力無能為力。他們相信自己永遠學不會如何更好地學習。有人很可能對自己的學習抱有同樣的想法。事實上,成百上千的人——也許更多——也這樣想。他們完全相信,自己天生不幸,位於速度最慢的學習者的行列,似乎其他任何人都比自己更擅長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