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與可持續發展關係的思考
1999年7月19日,世界人口達60億。僅在一個世紀的時間裏,世界人口從15億增長到60億,增長了4倍。這是人類史上人口增加最快和最多的時代。人口過多和人口增長過快,被認為是我們麵臨各種困難的根本原因。例如90年代,每年仍淨增約9200萬人,整個90年代將有15億嬰兒出生,相當於1960年全世界人口的50%。今天一個地球分裂為兩個世界,一個是窮人的世界,這裏人口太多。1960年發展中國家的人口超過發達國家的人口;現在發展中國家的人口超過世界人口的70%以上;全世界每年出生的新生兒約1億,其中90%誕生在第三世界。另一個是人口"太少"的世界。1990年發達國家總人口8.16億人,比我國一國人口還少。富人的世界出生率不足,是另一種"人口炸彈"。富人的世界雖然人口過少,但是消費過度。它表現了人口問題的特殊性。
中國人口曆來是世界第一的。中國人口爆炸是世界人口爆炸的主要方麵。如果把20世紀稱為世界人口大爆炸的世界,因為世界人口從15億增至63億,100年淨增48億人。這期間中國人口從4.26億增至13億,增加8.74億人。這就是說,中國人口爆炸是世界人口大爆炸的最主要方麵。中國人口問題,首先是人口數量太大,人口增長過快。而現在,中國人口問題的主要方麵,已從人口數量問題轉變為人口質量問題。因為"獨孩政策"的問題已經開始表現出來:一是人口老齡化問題;二是人口質量下降的題。這個問題,可能是比人口數量更重要的問題。因而,要把教育看作是人口問題,發展教育事業是解決人口問題的一個重要方麵。流動人口和剩餘勞力問題。這也是中國新的人口問題。
我們認為,人口過多雖然是一個問題,但是世界上的問題,並不主要是由於人口數量過多造成的。它有比人口數量更深刻的原因。從哲學上考慮,現在世界上的問題有其世界觀的根源。這是比人口過多更根本的。在人的社會關係方麵。社會從"人-社會-自然"複合生態係統的整體中分割出來,進一步分化成金字塔式的等級結構。在這種等級結構中,世界各國的事,由少數幾個人說了算,世界財富的絕大部分由少數人所擁有。少數幾個人決定世界上的事。問題在於,少數人的利益是以犧牲多數人的利益為代價積聚起來的。這是不公正的。在人的生態關係方麵。在人與自然的主--客分離和對立中,人作為主體,成為自然界的主宰者、統治者和掠奪者。問題還在於,人以犧牲環境和資源為代價謀求經濟增長,利益隻為少數人占有。這是雙重的不公正。也就是說,在走上不可持續發展道路問題上,世界觀的原因是比人口過多更根本的。
地球環境、生態變化的人為因素
1999年6月24-26日"地球環境、生態變化的人為因素研究"的國際研討會在日本東京神奈川縣的湘南國際會議中心舉行了。本人十分榮幸地以論文"中國流動人口現狀與存在問題"入選,獲得日方全額資助而參加了研討會,並在會議上宣讀了論文。這次會議是繼1995年美國杜克大學舉行及1997年奧地利國際係統分析研究會舉行後的第三次國際研討會。本次大會的主要目的是交流當前研究信息、探討新的研究方法、鼓勵人們深入地展開研究、為政府決策部門提供政策、決策依據和可行性谘詢。會議由日本國家科學計劃委員會主辦、日本環境保護研究所、地球環境變化亞太網絡研究中心、日本地球環境戰略研究所協辦。日本國家科學發展委員會提供了主要資助、美國自然科學基金會、日本國家地球環境研究中心和美國國家環境變化研究所提供了部分資助。
98年末會議籌委會收到了世界各國400多篇論文摘要,由於各方麵的緣故,僅選擇、錄用、收集了200篇,並編輯成冊,這是前兩次會議所沒有能做到的。目前尚有少量剩餘,感興趣的人士仍可向日本國家地球環境研究中心索取。在200篇交流論文中,5篇代表性的論文進行了大會交流、160餘篇進行了小會討論,20餘篇進行了書麵以板報的形式進行交流。6月24日全世界40多個國家330多名代表出席了會議,其中來自發展中國家的代表近70人。中國代表約10餘名,但多半是在日本和美國留學、工作的華人專家、學者,專程從中國大陸去的環境保護、衛星遙感、人口研究方麵的代表不足5人。
這次會議與前兩次有相同的組織形式。開始是全體成員出席的講座,大會以後同時開辦有8個小的平行講座,主要議題是工業化、城市化、行政政策對環境的影響,個人自由參加討論。會議主要論題有①土地使用和耕地的變化;②國際生態環境的改變與對策;③生態環境改變與社會發展的衝突;④城市化、人口發展與生態環境;⑤生態環境惡化的管理與對策;⑥生態係統服務的評估等6個方麵的問題。與前兩次會議不同的是增加了板報(牆報)交流,第二天下午會議的第一個小時,按計劃用板報書麵交流取代了大會發言,大量參會者絡繹不絕來到現場,與我們我們展開交流和討論。因此,下兩屆會議仍將采用此形式。現將主要會議精神彙報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