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啟發什麼
啟發什麼?對於中學物理來說,我覺得要著重在以下幾方麵啟發學生。
(一)啟發學生熱愛物理、努力學習物理的積極性
這對於初中物理教學尤為重要。比如講大氣壓之前就可以給學生做這樣一個實驗,把一把小學生用的木尺放在桌邊並伸出一部分,用重物壓住桌上尺子的一端,用力打尺子的另一端,可把尺子打斷。如果不用重物而用一張紙壓住桌子上的尺子,用手反複把它壓平,猛力打尺子另一端,仍可把尺子打斷。這個結果是學生萬萬沒有想到的,必然能引起他們的興趣和思考,講過大氣壓強,他們會感到豁然開朗。講完阿基米德定律以後,可以讓學生思考這樣一個問題:在一個不大的湖裏,浮著一隻載人和石頭的船,當把船上的石頭全部投入湖底以後,湖中水麵的高度會有怎樣的變化?不少學生會認為水麵將升高。但恰恰相反,結論是水麵將降低。這樣一些問題就會啟發學生去不斷的探索物理規律。
(二)啟發學生去發現問題
思維的活動是從問題開始的,啟發式教學的開始階段往往是教師向學生提出問題引起思考,而後應逐步培養、引導學生善於自己向自己提出問題,多問些為什麼,這樣就有可能從對大自然和社會生活的觀察中不斷發現問題養成善於思維的好習慣。有了這樣的基礎,課堂教學中的積極思維活動就很容易調動和組織了。例如可以引導他們想:“嗬氣與吹氣都是空氣的流動,為什麼嗬氣時感到熱而吹氣時卻感到冷?”“坐在行進的汽車上看,為什麼感到近處的電線杆向後跑,而遠處的樹卻向前走呢?”
(三)啟發學生運用物理概念與規律去分析問題
發現問題隻是引起思考,目的還在於能正確的解決問題,因此還要啟發學生學會思考。對於物理問題學生往往隻憑生活經驗和想當然做出判斷,這是很不好的思維習慣,要逐步培養學生從物理概念與規律出發來分析物理現象得出正確結論。如講過沸騰以後可問學生:一鍋燒開的水裏,放一杯冷水,不讓開水進入,杯也不觸及鍋底,問經過一段時間的燒煮杯中的水能不能開?不少學生認為是可以燒開的。這種判斷沒有從沸騰的兩個基本條件出發來加以分析,必然發生錯誤。
三、積極思維的標誌
啟發式教學的根本目的是要引起和培養學生的積極思維,那麼學生是否處於積極思維狀態的標示是什麼呢?一是看學生的注意力,學生是否聚精會神。二是看情緒,看學生是否對教師提出的問題積極爭論勇於表態。三是看意誌,看學生碰到各種困難和阻力時的表現,如果學生對較難的選作題都在認真地做,盡管錯誤很多,也說明學生已經處於較高度的積極思維狀態了。
四、怎樣啟發
怎樣啟發思維,很難提出一個具體模式,但很多有經驗的教師在實踐中的一些做法可以做為我們的借鑒。
(一)用物理實驗進行啟發
物理學是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進行物理實驗既是學科本身的需要,也是進行物理教學的需要。通過實驗可以把物理現象和過程充分展現在學生麵前,很容易引起學生的興趣,給他們提供思考的基礎和依據,這在初中教學中更為重要。如講熱的傳遞時,可以給學生做個試管煮小魚的實驗,隻見試管中的水已沸騰,但魚還在遊動,學生會對此感到奇怪,甚至懷疑,課下還要親自做一做。但做的結果,魚總是被煮死。一種情況是學生沒有仔細觀察教師的演示,直接用火燒試管底端,魚當然被煮死;再一種情況是學生觀察的比較仔細,看到了魚是在管中的下部,他也學著教師去燒水的上半部,這樣做果然成功了,於是就長時間的燒,讓很多人看,結果魚又死了。這樣就不能不引起他們更深入的思考,從而對熱的傳遞、熱的良導體和不良導體等知識領會得更深刻。還可以給學生演示緊緊的纏在鋼板尺上的紙燒不著的實驗,都會很好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