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物理教學中設計好板書、板畫(3 / 3)

1.綱要式

綱要式是根據教材的內容,將有關的物理概念、規律、公式、注意事項等按講解的先後順序,結合課堂講解,提綱挈領地逐條排列出來。這種板書形式最適宜新授課使用。它能使學生抓住學習重點,理出知識的邏輯主線,易於在學生大腦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這種板書形式應用是最普遍的。這種板書設計時應力求大綱小目一清二楚,關鍵字句應重點突出。

2.列表對比式

這是將兩個或多個既相互聯係又有本質區別的物理概念、規律采用列表對比的方法排列出來的板書形式。這樣便於學生比較、分析,使學生通過比較,區分易混淆的物理概念和規律,澄清糊塗認識。由於物理學中相似對稱的知識內容較多,所以無論是新授課還是複習課均可采用這種板書形式。如對於質量和重量、動能定理和動量定理,機械能守恒定律和動量守恒定律、振動和波、蒸發和沸騰、電場和重力場等物理知識的比較均可采用列表對比式。這種板書表格設計要簡單,便於突出兩者的主要聯係和區別。如對質量和重量的比較,可設計這樣的表格進行比較

3.推理式

這是根據物理概念和規律間的內在聯係及物理過程的因果關係而設計的一種板書形式。一般用箭頭表示物理知識間的聯係及過程間的因果關係,從而使物理知識或物理過程間的聯係變得簡潔明了。這種板書形式一般適用於習題課中對某一問題的物理過程的分析,或由舊知識導出新規律的新授課過程。如對初二物理教材中關於“乒乓球癟進去一塊,把它浸入沸水裏燙一下會重新鼓起來,為什麼?”的分析,可用“鼓起來?→受力作用?→氣體產生?→氣體受熱膨脹?→受到球殼的阻礙”,這樣的推理方式進行分析,通過追本求源,有助於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邏輯思維的能力。

又如動能定理的推導,由W=F·S出發

在這種新授課中使用推理式板書,由於新知識的來龍去脈清晰地展示在學生麵前,從而有利於學生把握住知識間的內在聯係和記憶新知識,所以也就避免學生盲目地死背公式的現象了。

4.構建式

這種形式的板書是將平時學的一章一節的知識像搭積木一樣,按一定規律、順序構建在一起,籍以溝通物理概念和規律間的聯係。可使學生一下子抓住知識的中心和要領,分清主幹和支節,幫助學生對知識整體結構的理解與掌握。此

第十節波的圖象

一、波的圖象

橫坐標:各質點平衡位置

縱坐標:各質點某時刻的位移矢量

二、圖象的物理意義

某時刻、各質點、位置

三、振動圖象與波的圖象的區別

種板書形式最適宜於複習課使用,通過師生的共同構建,提高學生綜合概括知識的能力,有助於在學生頭腦中形成統一連貫的物理圖景,激發學習興趣。如在高一力學總複習時,引導學生通過牛頓第二定律構建整體的力學知識結構,其板書設計如下:(詳見P.167)

這樣的一幅圖景概括了一年所學的全部物理知識,這對於學生把握住知識的邏輯結構,了解知識間的內在聯係,更好地複習鞏固所學的全部知識內容都是很有價值的。(詳見P168)

5.綜合式

在實際教學中,往往會有僅采用上述某一種形式的板書不能達到教學要求的情況,這就需要將幾種形式的板書揉合在一起使用,這種板書形式就是綜合式,這也是教學中經常采用的一種板書形式。下麵關於波的圖象一節教學的板書設計,就是綜合了綱要式和列表對比式的板書形式。

五、運用板書、板畫中

應注意的問題

1.板書、板畫的內容要注意科學、嚴謹。必須正確地使用字、詞,才能準確無誤地描述所講授的內容。如熱學中“熔點”的“熔”與“溶”寫法不同,物理含意也不同。又如在總結物體熱膨脹規律時強調是“一般物體……”,而不能用“一切”來代替“一般”。板畫也是如此,所畫的圖形應與所述的物理過程相符合,不能草率。如關於光的折射的應用,講解水中物體成像變淺的原因時所畫的板畫,如圖12�12所示,其像應在物體上方是毫無疑問的,但是在偏左、偏右還是在正上方呢?教師應以科學的態度畫出如圖12-13所示的正確板圖,而不能順手隨便一畫了之。

當然,強調科學性並不等於所有詞語、畫都要很嚴密。由於認識過程存在階段性,使有些概念、規律不可能敘述得很嚴密。不嚴密是可以的,但絕不能不科學。

2.彩色對引起學生視覺反映確有增強作用,但板書、板畫中的彩筆使用不宜過多。那種花花綠綠的板書,由於彩筆的數量和種類過多,往往顯得雜亂無章,反而不能加強對板書、板畫應起的作用效果,同時也不利於學生的視覺衛生。規範的板書不應使人感到眼花繚亂,而應使人感到爽心悅目,從中得到美的享受。

3.板書除了要設計得有條理外,還應保持幹淨、清新。不能隨寫畫,隨之就擦改塗抹,這樣不僅會影響學生連續思維和興趣,也會給講解帶來不必要的障礙,同時也給學生做筆記帶來困難。另外還應避免反光現象,應在全體同學均可看清的區域板書,以便更好地組織教學。

4.板書、板畫的內容一定要在課前精心設計,甚至還可以進行預演練習,以保證課堂教學的順利進行。切不可課前無準備,上課時隨心所欲地寫畫。

157 中學物理教學指導(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