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仗靠殺傷和策略取勝。將軍愈偉大,他在運用策略中的貢獻就愈大,他就愈少要求殺傷。幾乎一切被稱為軍事藝術傑作的戰役,都是策略戰。敵人往往被一些新奇的緊急手段或詭計,一些奇特、迅速、意想不到的一擊或謀略所挫敗。在這樣的戰役中,勝利者的損失是微小的。這就要求一個偉大的司令官,不但要具備豐富的常識、推理能力和想象力,而且要會運用欺騙手段,要會施用獨出心裁的、陰險手段,使敵人不但遭到挫敗,而且困惑不解。戰爭中的策略是多種多樣的。有一些僅僅運用在戰場上,有的運用於側翼或後方。有時間、外交、技巧、心理上的策略,這一切都遠離戰場,往往對戰場發生決定性的作用。唯一的目的在於,除一味殺傷外,尋求一個更加簡便的途徑,達到主要目標。”
韋維爾的理論發展成了進行戰爭的手段。這些手段是複雜的,冷酷無情的,秘密的。首先拿它們在北非做試驗的是韋維爾本人。試驗的結果為在戰爭的後來階段使用戰略、戰術和詐騙技術提供了有價值的直接經驗。因為韋維爾的小小作戰部隊,麵臨著一支貌似強大的數十萬人的意大利法西斯部隊。他們和當時韋維爾所統率的部隊是10:1。
對英國來說,控製地中海是重要的,它是大不列顛帝國的“生命線”。通往蘇伊士以東的自治領和波斯灣油田的最短航線,都要穿過地中海。墨索裏尼在1940年7月10日向英國宣戰後,立即開始製定計劃,企圖從利比亞向東,從意屬東非向西北,從兩個方麵大規模出擊,切斷這條生命線。墨索裏尼深知,切斷這條生命線,就等於卡住了英國在非洲的咽喉。為了攫取英國在非洲的殖民地,他在利比亞駐有完全處於戰備狀態的20萬軍隊,在紅海國家駐有10多萬軍隊,加上阿比西尼亞,墨索裏尼在非洲的總兵力約有40多萬。
同這支數目龐大的虎視眈眈的法西斯軍隊相對,韋維爾手下的軍隊僅有3.6萬人,計有一個不完整的坦克師,以及在中東、波斯灣和東非擔任衛戍任務的幾支小股部隊。這些部隊中,很多人沒有經過軍事訓練,或者是土著,或者是行政人員,幾乎都沒有完成作戰準備,而且迅速得到增援的前景是渺茫的。英國本土在嚴陣以待,希特勒正對英倫三島進行狂轟濫炸,各條戰線都很吃緊。人們都指望韋維爾將軍用這支力量去守衛、確保和防衛英聯邦在下列地區的利益。計有:埃及、蘇丹、巴勒斯坦、約旦、塞浦路斯、法屬和英屬索馬裏、伊拉克、亞丁、肯尼亞、烏幹達、坦噶尼喀、敘利亞和黎巴嫩等近20個國家和地區。
對韋維爾來說,墨索裏尼不是英國人在近東的唯一威脅。韋維爾預料希特勒隨時有可能進軍巴爾幹,以控製地中海北海岸,甚至直接出兵非洲,如果出現這種情況,英國的處境就更加險惡了。當前隻有一個因素對韋維爾是有幫助的,那就是,不論德國人或意大利人,都不知道英國的力量有多麼強大,也不知道英國的力量有多麼薄弱。為了虛張聲勢,欺騙敵人,英國曾經煞費苦心地大力渲染這個地區的巨大潛力。所以,墨索裏尼和希特勒都認為這很可能是真的,這對當時和以後都產生了重大的影響。然而,僅靠這些,還不足以對付墨索裏尼咄咄逼人的威脅。韋維爾記起,在1917年加沙第三次戰役中,英國人曾用詭計摧毀了奧斯曼帝國。當時,韋維爾是埃德蒙·艾倫比爵士手下的一名軍官。現在,麵對強大的敵人,為了取得戰爭的勝利,他不得不再次運用詭計和狡詐了。
麵對墨索裏尼即將開始的大規模進攻,倫敦統帥部在短期內還不能派出部隊前來支援,丘吉爾隻派來了一個傑出的軍官參加了韋維爾的參謀部。他是達德利·蘭格爾·克拉克準將。他當時41歲,和平時期是個律師和關於布爾人和愛爾蘭人“叛亂戰術”的研究者。在敦刻爾克海上大撤退之後,克拉克應丘吉爾之請,曾負責起草過一項《備忘錄》,終於促成了突擊隊的建立。突擊隊是精選的、經過嚴格訓練的和裝備精良的襲擊部隊,建立這支部隊是為了專門在夜間騷擾海峽沿岸的德國軍隊。現在他要用他的機靈的頭腦和律師的技巧,幫助韋維爾用狡計欺騙意大利人了。
墨索裏尼對英、法宣戰後,即指令意大利參謀總部,從利比亞進攻英國軍隊,從而展開了他們的非洲戰役。魯道夫·格拉齊亞尼元帥的部隊,於1940年9月13日,沿著海岸的狹窄前線進入埃及。英國人退卻了,而且韋維爾似乎不大可能在英國海軍大基地亞曆山大港以西的遠處阻止格拉齊亞尼前進。在眾寡懸殊的情況下,韋維爾認為,硬拚是不行的,隻能靠智力取勝。
在韋維爾總司令的授意下,克拉克準將具體領導各個小分隊的欺詐敵軍的工作。他們假造了一支強大的軍隊:用數百個橡皮做的巡邏坦克,它們能夠裝進板球袋裏,然後取出,像氣球那樣打進氣去;野炮可裝進餅幹盒內;兩噸重的載重卡車和發動機,放掉空氣後還沒有彈藥箱大。在一次初級戰術詐騙中,克拉克的工程兵修建了10公路和坦克履帶痕跡,一直修到西迪巴拉尼以南靠近格拉齊亞尼的軍隊駐地。然後,他們領來成群的帶著駱駝和馬的阿拉伯人,後麵拖著耙形裝置,掀起漫天雲狀灰塵,從空中觀察像移動中的龐大的坦克縱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