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兵不厭詐
敵眾我寡用奇兵 指揮如意笑談中
以弱勝強多妙哉 老謀深算廣傳頌
雖說墨索裏尼夢寐以求的非洲帝國潰滅了,但這一勝利卻是來之不易的。這除了首先應歸功於英聯邦各國軍隊和非洲人民的英勇鬥爭外,還應歸功於那位智勇雙全的英國中東總司令韋維爾將軍。在當時敵我兵力極為懸殊的條件下,他憑著自己的智慧,用偽裝和詭詐行動,扭轉了戰局,創造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光輝戰例。雖然後來他敗於狡黠的對手隆美爾,並因此被解除中東總司令職務,但是他以兵不厭詐所創造的那種“獨特的戰爭”卻被英國將領們廣泛使用。韋維爾的事跡至今還在英國、非洲和全世界廣為傳頌。
1940年至1941年冬季,暴風雨和濃霧保護了英格蘭的城市,使其免遭德國空軍的轟炸。英國因此緩慢而穩步地複蘇了。當他們的力量恢複過來的時候,遠在幾千英裏之外的利比亞沙漠中,精明強幹、足智多謀的英國人,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首次表明:利用特殊手段,憑著智慧,他們能夠戰勝比他們強大得多的軍隊。在遭到一連串失敗之後,這樣的勝利是鼓舞人心的。這一勝利導致了倫敦監督處的誕生。這是英國的第一個專門進行騙敵活動的國家機關。
倫敦監督處的教父就是中東總司令阿奇博爾德·韋維爾將軍。獨眼的韋維爾出生在溫切斯特,體格強壯,是印度克萊夫式的人物。英國財政部高興的是,1939年至1940年冬,他實際上統治著英國在阿拉伯的廣袤帝國。他隻憑一個靈活的頭腦和一個人數不多而機動靈活的行政機構,以及幾營精良的步兵。這些士兵忍受著酷熱的天氣和風沙,他們有嚴格的紀律、戰鬥的傳統和高度的責任感。這一切使這支軍隊團結一致、精力旺盛。
正當丘吉爾進行不列顛戰役之際,韋維爾的雄偉戰略以及伴隨這一戰略而來的欺敵行動醞釀成熟了。倫敦監督處的負責人羅納德·溫蓋特後來寫道:“韋維爾的一生全部用來研究現代戰爭藝術和各個曆史時期的戰爭藝術,他預見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控製中心是軸心國和同盟國兩個敵手。世界一切地方的一切行動不管多麼遙遠,不管情況是多麼互不相關,都會影響到其他一切行動。因此,他爭辯說,如果在一個戰場上能欺騙敵人、而它對其他戰場所產生的效果不加控製的話,這種欺騙、特別是戰略方麵的欺騙行動是不可能有效的,甚至會是很危險的。”韋維爾認為,有必要成立一個中央機構來監督、控製一切戰區的欺敵行動計劃。他在1940年“黑暗的日子裏”寫的備忘錄就成了創立倫敦監督處的催化劑。
韋維爾在給英國總參謀部的備忘錄中建議,戰區司令官們的掩飾和欺敵計劃,必須由倫敦的參謀長們來協調,為的是“它們不僅應該在他們自己的戰區內獲得最大效果,也應該同其他戰區的總戰役計劃協調一致”。韋維爾在他的備忘錄中寫道,至於計劃本身,“實際上自從人追捕人的時代以來,戰爭的一切計謀和策略都是人在他人身上用過的幾種簡單詭計的變種和發展”。他粗略地把這些詭計分為四類:偽情報或偽裝,以退為進,鼓勵叛賣和削弱敵人的士氣。
“每一個司令官,應當經常考慮如何使對手誤入歧途,如何利用他的恐懼和使他心慌意亂。”他說:“一切欺騙的基本原則是把敵人的注意力引向你想要它注意的地方,並且轉移敵人的注意力,不要它注意你不想要他注意的地方。高明的魔術師用的就是這些方法。”所有這一切“都是迫使敵人做些有利於我們行動的事。例如,把他的後備隊調到錯誤的地方,或者不肯調到應該調去的地方,或者誘使敵人浪費精力”。
韋維爾的《備忘錄》廣泛地談到欺敵的方法,即特殊手段,包括可以用於轉移敵人注意力的視覺、聽覺、甚至嗅覺方麵的計謀。《備忘錄》還討論了一個無比有效的策略——訊號欺騙。敵人能夠從無線電通訊、電台的位置、不同環節所用的密碼類型和通訊量來推斷部隊實力的大小、性質和目的。《備忘錄》接著巧妙地說明,怎樣能故意地使無線電通訊保證做到:使敵人從它所截獲的訊號、所得到的印象同敵人從其他欺騙來源得到的印象是一致的。
欺騙成功的另一基本因素是,“它必須看起來是可信的。除非透露給敵人的明顯意圖已經完全合情合理地包括在敵人的判斷之內,否則詐騙是達不到目的的”。《備忘錄》還強調了解敵人司令官的心理狀態的重要性。情報工作人員應該時刻大力追索這一級的情報。知道對方一個將軍非常容易激動,比知道他某年畢業於某參謀學院要有用得多。
《備忘錄》最後著重說,使詐騙成功的輔助手段是保密。將詐騙掩藏起來不讓敵人知道是絕對必要的。因為,倘若敵人看穿了虛構的事實,他就能夠推斷出真實情況。因此知道詐騙計劃的人愈少愈好。
韋維爾將軍的意見和他所寫的《備忘錄》受到丘吉爾首相的高度重視,這和他一貫倡導的詐騙行動是一致的。丘吉爾早在總結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他所指揮的加裏波裏戰役慘敗的教訓時寫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