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羅馬決戰(3 / 3)

經過盟軍10天的追擊,德軍的抵抗開始加強,著名的特臘濟梅諾湖岸的陣地很堅固,直到6月28日,敵人才被驅逐,並向阿雷佐撤退。在西海岸,美國第五集團軍克服種種困難後,於7月1日攻占了切奇納,其右翼的法國軍團不久也抵達錫耶納。敵軍在亞得裏亞海岸做相應的退卻,使得波蘭軍團能夠迅速攻占佩斯卡拉並繼續向安科納推進。與此同時,法國一個殖民地師從科西嘉島運來,在海空軍強有力的支援下,經過兩天鏖戰,也攻占了厄爾巴島,還俘虜了2000名敵人。

經過整編和重建,凱塞林又達到了相當於14個滿員的師,部署在從羅齊尼亞諾到阿雷佐、又從阿雷佐到安科納以南的亞得裏亞海濱的一條戰線上。這是一連串有掩護的陣地之一,敵人愈來愈頑強地堅守這些陣地,其目的在於阻止盟軍進抵哥特防線。經過空軍猛烈轟炸和炮兵的猛烈轟擊以後,阿雷佐於7月16日落入英軍手中。18日,美軍到達比薩以東的阿爾諾河,翌日進入裏窩那港口。與此同時,沿著亞得裏亞海岸緊緊進逼的波蘭軍隊,占領了安科納。7月的最後一周,美軍繼續推進,占據了從安波利到比薩的整條阿爾諾防線。第八集團軍肅清了佛羅倫薩以南的整個山區。新西蘭部隊突破敵軍防線後,迫使敵人撤離了這座文化名城。他們在撤走時破壞了所有的橋梁,隻留下一座供人瞻仰的年久失修的韋基奧古橋。這樣不到兩個月的時間,盟軍已經向前推進了250英裏。

麵對法西斯窮途末路的形勢,墨索裏尼的情緒更加頹喪了。除了整天和他的情婦貝塔西鬼混外,對於一切都悲觀失望了。希特勒為了給他這個盟友打打氣,讓他支撐這危難的局麵,決定讓墨索裏尼於7月20日前來臘斯登堡大本營會麵。誰料這一天正是希特勒大倒其黴的日子哩!這一天中午12點42分,納粹元首雖然沒有被施道芬堡上校設下的定時炸彈炸死,但卻受到了極大的驚嚇。他的頭發燒焦,兩腿灼傷,右臂擰傷,耳膜震壞,脊背也被落下來的一根椽子劃破了。有一個目擊者後來回憶道,當希特勒由凱特爾攙扶著從這所被炸壞了的正在燃燒的屋子走出來的時候,幾乎認不出是他了——臉是黑的,頭發在冒煙,褲子被撕成碎片;走路一瘸一拐,嘴角裏流著白沫,猶如一個生命垂危的傷兵。

1944年7月20日下午,這兩個法西斯獨裁者舉行的最後一次會見,是頗為怪誕可笑的。在驚魂稍定之後,這個故意表示“堅強”的納粹元首,領著墨索裏尼視察了已經成為瓦礫場的會議室,卻還在欺騙他們自己,認為他們手創的、要統治歐洲大陸的軸心,並沒有同樣成為一片瓦礫。曾經趾高氣揚、不可一世的意大利“領袖”,現在隻不過是被納粹打手從監禁中救出來,由希特勒和黨衛隊支撐起來的一個倫巴底的地方“領袖”而已。但是“元首”對這個已經垮台的意大利暴君還盡量表示自己的“友誼”。他盡可能熱情地接待他,帶他看那還在冒煙的、幾小時前他幾乎在這裏送命的會議室殘跡,而且預言他們的共同事業,不管遭到多少挫折,將很快取得勝利。

希特勒指著一張被炸碎的桌子對墨索裏尼說:“我當時正站在這張桌子旁邊;炸彈就在我腳前爆炸……很明顯,我決不會碰到什麼不幸的意外。這無疑是命運要我繼續前進,完成我的事業……今天在這裏發生的事情是一個頂點!大難已經過了……我現在比過去更加確信,我所從事的偉大事業將必然渡過目前的危機,一切都會得到很好的結果。”

墨索裏尼乍看到這種場麵,簡直嚇壞了。他不懂這種事情怎麼能在大本營發生。這個意大利“領袖”,過去經常一聽希特勒的話,就像喝了迷魂湯一樣,這次聽了“元首”一番神乎其神的說教,居然也表示同意。他說:“我們的處境的確很壞,也許甚至於可以說是近乎絕望。但是,今天在這裏發生的事情給了我新的勇氣。在這一奇跡之後,不能想象我們的事業會遭到不幸。”

視察之後,這兩個法西斯頭子和他們的隨從到貴賓室去喝茶。這時大約是5點多鍾,跟著就出現了一個滑稽的場麵。根據希特勒的手令,臘斯登堡的通訊係統這時已經恢複,開始收到來自柏林的報告,說明在柏林,同時也可能在西線,已經爆發了“軍事叛變”。元首手下高級將領之間爆發了壓抑已久的互相埋怨。鄧尼茨海軍上將大罵陸軍的“背叛行為”,戈林代表空軍對他表示支持。但鄧尼茨接著又向戈林開火,責罵德國空軍一敗塗地。那個肥胖的帝國元帥為自己辯護了一陣,轉而攻擊他的老政敵裏賓特洛甫,說德國的外交政策完全破產。他們爭吵的聲音幾乎震破屋頂。墨索裏尼則靜坐在一旁,不好意思地紅著臉。

希特勒本來愁眉不展地呆著,吞服江湖醫生西奧多·莫勒爾給他的各種顏色的藥片,一聽說“政變”、“謀反”就火冒三丈。他也不顧意大利“領袖”在場,瘸著受傷的腿站起來尖聲叫喊道,同他這一次將要對付“叛徒們”的手段比較起來,他過去對付羅姆和其他“叛國犯”的手段就根本不算什麼。他要把他們全都連根鏟除。他咆哮說:“我要把他們的老婆孩子都關進集中營,一點也不寬恕!”

然而,事情的發展總和這些法西斯頭子們的願望相反,正是:地獄大門已洞開,元凶魔酋急徘徊。欲知墨索裏尼的結局如何,且看下文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