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暴君夢幻
墨氏幻夢何其多 向隅而泣逐逝波
奢望有朝時運轉 除非太陽由東落
1945年的春天,墨索裏尼的末日來到了。垂死前的痛苦是從元旦開始的。為了切斷法西斯軍隊的供給,新年過後,盟國空軍利用他們30:1的優勢,對德軍的補給線進行了無情的襲擊。最重要的一條線是從維羅納到勃倫納山口,後者就是希特勒和墨索裏尼在走運時經常會晤的地點。這條線上有許多地方幾乎在整個3月份交通中斷。其他的山口時常被封鎖,而且每次都要被封鎖幾個星期,準備轉移到蘇聯前線去的兩個師也因此推遲了一個月之久。
從整個戰局看,法西斯勢力已氣息奄奄,即將壽終正寢,但在意大利戰場他們還擁有一定的實力。在北部地區德、意尚有27個師,其中5個是墨索裏尼的意大利師。如果不是因為盟國空軍的壓倒優勢和他們自己錯誤地選擇背靠波河的防守陣地,本來他們還可以多苟延殘喘一陣。他們原應退出北意大利,撤退到阿迪傑河的堅強防線。在那裏他們隻要用一支小得多的兵力就足以牽製大量的盟軍,而可以分兵解救受到盟軍優勢兵力威脅的其他地點。或者可以在蒂羅爾山中的“民族堡壘”南麵布下一道堅強的屏障。
但是,波河以南的失敗宣告了法西斯災禍的臨頭。希特勒當然對這一失敗是負有首要責任的。因為當凱塞林的繼任者菲延霍夫將軍建議做戰術上的撤退時,曾受到納粹統帥部的嚴厲批駁:“元首所期望的,現在和從前一樣,就是保持極度的堅定來完成你現在的任務;你要保衛你奉命指揮的北意大利地區的每一寸土地。”
希特勒戰略部署的錯誤,為盟軍盡早奪取勝利提供了有利條件。盟軍統帥部決定,首先突破亞得裏亞海側翼的敵軍而迅速抵達波河,將敵人分割包圍,切斷他們之間的聯係,然後強迫他們投降,否則就堅決殲滅。現在的計劃是,由麥克裏裏將軍指揮的第八集團軍,負責打通從巴斯蒂亞到阿爾斯塔的道路,那是一條狹隘而防守堅固的通道,兩旁還有大水泛濫,但是它可以通往更空曠的地帶。當這一步進行得相當順手以後,特拉斯科特將軍的第五集團軍就從多山的中央陣線出擊,經過波倫亞的西麵進抵波河岸與第八集團軍會師,然後一同追擊到阿迪傑河。
盟軍在4月9日的晚上發起了總攻,經過一天一夜的大規模空襲和炮轟以後,第八集團軍由第五軍和波蘭軍團帶頭攻過了塞尼歐河。11日,他們抵達了下一條河,就是桑特爾諾河。第五十六師最前列的一個旅和突擊隊出其不意地在敵後三英裏的梅納特登陸,他們是用一種叫做“水牛”的新式兩棲運兵坦克渡水送過來的。14日那天,勝利消息頻傳:波蘭軍團拿下了伊莫拉;新西蘭師渡過了錫拉羅河;英第七十八師在北進中攻占了巴斯蒂亞的橋梁,然後同第五十六師一起向阿爾斯塔公路進攻。德國納粹和墨索裏尼非常明白,這是他們的生死關頭,、因此強迫德、意軍隊拚命抵抗。
在同一天,盟軍第五集團軍開始在皮斯托亞一波倫亞公路以西發起中路的攻擊。經過一星期的激戰,在盟國空軍的全力支援下,他們衝出了山區,跨過了波倫亞以西的大道而向北進攻。到了20日,德軍統帥菲延霍夫不顧希特勒的命令,下令部屬撤退。他巧妙地報告說,他已經“決定放棄靜守的政策而采用機動的戰略”。但已為時太晚了。
阿爾斯塔已落入盟軍之手,而英軍第六裝甲師正向費拉拉進擊。波倫亞受到緊緊包圍的威脅,既有從東麵來的波蘭兵團,又有從南麵來的美軍第三十四師。4月21日,波倫亞光複,波蘭兵團就在這裏消滅了有名的德國第一傘兵師。第五集團軍進逼波河,它的右翼第六南非師與第八集團軍的左翼會師。因敵軍退路被斷絕,大批德、意法西斯軍隊做了俘虜。
盟軍渡過波河之後,繼續在一條廣闊的戰線上追殲敵人。由於一切永久性的橋梁已遭毀壞,渡船和臨時浮橋也受到猛烈襲擊,敵人陷於嚴重混亂。意大利共產黨領導的遊擊隊趁機廣泛出擊,向法西斯軍隊發起總攻,他們先後解放了米蘭和威尼斯等重要城市,熱那亞的4000守軍向當地遊擊隊投降。4月中旬,英第八軍渡過了阿迪傑河,向帕多瓦、特雷維佐挺進;第五軍已由維羅納向維琴察和特蘭托進軍,它的左翼伸展到布裏西亞和亞曆山大裏亞。在意大利戰場到處呈現了勝利進軍的形勢。
海上的戰役也進展得很順利。在1月份,斯普利特和紮達爾的港口已被遊擊隊占領;這些基地上的海防部隊,經常襲擾達爾馬提亞海岸的敵人,並配合鐵托的部隊舉行反擊;僅在4月份,至少有10次海戰使敵人受到重創以至喪失戰鬥力,而盟國艦船沒有受到損失。
在西海岸的盟國海軍,不斷轟擊和襲擾敵人,擊退了德、意法西斯海軍輕型艦隻和蚊式潛艇的多次進攻,並且掃清了已解放港口的水雷,為日後地中海大規模的驅逐艦行動創造了有利條件。原屬於南斯拉夫而在戰爭初期被墨索裏尼奪去的“普雷穆達”號驅逐艦,以及另外兩艘意大利驅逐艦現在都配備著德國人員,在3月17日夜裏離開了熱那亞,準備去攔截從馬賽開到裏窩那的一個英國護航隊。英國驅逐艦“瞭望台”號和“流星”號在科西嘉北端的巡邏中,向意大利艦隻發起攻擊。兩艘意大利艦隻都被擊沉。從此,墨索裏尼的殘餘海軍幾乎全部葬入海底。
正當反法西斯力量在世界各地勝利進軍的時候,4月12日,美國總統羅斯福在佐治亞溫泉突然逝世了。那天下午,正當女畫家伊麗莎白·舒瑪托娃給他畫像的時候,他突然病倒,從此不省人事,隔了幾個鍾頭就與世長辭了。
對於羅斯福之死,當時引起了全世界很大的震動。反法西斯同盟國采用這樣或那樣的方式來悼念他。一麵麵鑲著黑邊的旗幟懸掛在莫斯科街頭。當最高蘇維埃開會的時候,他們起立默哀。在倫敦,英國首相丘吉爾在國會發表了沉痛的、深情的演說。他回顧在戰爭危難之際兩國領導人結下的戰鬥友誼,朗誦了1941年羅斯福總統親筆抄給他的朗費羅(1807—1882)的著名詩句:
邦國之舟,揚帆前進吧!
揚帆前進,強大的聯邦!
憂患中的人類,
正全神貫注地將他們的一切未來希望,
寄托在你的命運之上。
在那黑雲壓城城欲摧的時候,這首詩不僅感染了丘吉爾,而且有力地鼓舞了英國人民與法西斯進行堅決的鬥爭。大約就在那個時候,羅斯福想出了一種援助的非常措施,叫做“租借法”。這種辦法排除了“不幹涉主義”的幹擾,從而向英國、法國和其他進行反法西斯戰爭的國家和人民提供了援助。而今正當反法西斯戰爭取得全麵勝利的時候,他卻與世長辭了,這怎能不使人們痛惜和悼念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