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Internet介紹
序
前兩章我們分別給大家介紹了廣域網和局域網,隨著各類網絡的不斷湧現,如何將它們可靠、安全地集成在一起以及對它們進行有效地管理就成了眾人關心的下一個焦點,網絡互連技術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提出來的。所謂互連網就是由多個互連著小網所組成的網絡,這些互連著的小網遵循共同的協議標準。圖6-1給出多個網絡互連的示意圖。
大家所熟知的Internet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用戶數最多、影響最大的計算機互連網絡。到1996年底,全世界已有100多個國家和地區正式加入Internet,連接的網絡數已達5萬多個,全世界約有近幾千萬人通過Internet進行信息交換和業務活動,而且這些數字仍在呈直線上升之勢。Internet的足跡已遍及全球,其應用範圍已不限於教育和科研部門,而是廣泛應用於政府、團體、公司、醫療、旅遊等許多領域,正在進入尋常百姓之家。
第一章 Internet的發展
一、什麼是Internet
什麼是Internet呢?一般認為,Internet是指以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ationd Science Foundation)主幹網NSFnet為
基礎的全球最大的計算機互連網,所有入網的網絡及主機共同遵守TCP/IP協議。
二、Internet發展簡史
Internet的曆史可追溯到30多年前。當時,美國國防部高級計劃研究局DARPA(Defense Advancde Research ProjectAgency)為了實現異種網(遵循不同網絡體係結構的網)之間的互連,大力資助網絡互連技術的研究。1969年,DARPA建立了著名的ARPANET網。
ARPANET的成功極大地推進了網絡互連技術的發展,到1983年,ARPANET上已連上了300多台計算機,供美國的政府部門和研究機構使用。1984年,ARPANET分解成兩個網路,一個仍稱為ARPANET,用於民用科研;另一個是軍用計算機網絡MILNET。由於這兩個網絡都是由許多網絡互連而成,因此它們都稱為Internet。後來,ARPANET成為Internet的主幹。
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認識到計算機網絡對科學研究的重要性,因此於1986年建立了國家科學基金網NSFNET,它的主幹網由6個大型計算中心連接而成,主幹網下屬地區網,地區網下屬校園網,這樣NSFNET就覆蓋了全美主要的大學和研究機構。NSFNET同時也與ARPANET相連,並逐漸成為Internet中的主要部分。到1990年,鑒於ARPANET的實驗任務已經完成,ARPANET宣布正式關閉。
1991年,NSF和美國其他政府機構認識到,Internet終將不會限於大學和研究機構,而且隨著Internet上通信量的急劇加大,Internet的容量也不夠用了。於是美國政府決定將In-ternet主幹網交由私人公司經營,並開始對接入Internet的單位和個人進行收費。於是,IBM,MERIT和MCI三家公司合作建立一個新的Internet主幹網,其中MCI公司提供長途傳輸線路,IBM公司提供網絡中使用的計算機及軟件,MERIT管理新建立的網絡。這個網絡仍然沿用NSFNET這一老名稱,但其主幹網傳輸速率高達45Mbps。目前, NSF已和MCI簽定合同建造另一個更高速率(155Mbps)的主幹網。
目前,幾乎所有發達的國家都建設有自己國家級的教育和科研計算機網絡,並且都與Internet互連在一起,中國也不例外。由於Internet上具有極豐富的資源,它突破了地理位置的限製,為廣大的入網人員提供一個很好的計算機環境,大大加快了人們之間的信息交流和合作。可以說,Internet拉近了人們彼此之間的距離。
第二章 Internet的結構
Internet是由成百上千個大大小小的網絡互連而成,如此多的網絡要想協調一致地工作,除了共同遵循TCP/IP協議之外,在硬件連接上采用分層連接的方式,管理上也是按照分層管理的原則進行。
Internet的結構如圖6-2所示。整個Internet可以分為兩部分:主幹與外圍。主幹的主要部分包括主幹網絡和連接主幹與外圍的網關(核心網關)。為了便於Internet的擴充與管理,Internet的外圍部分又劃分為若幹個自治係統。自治係統的編號由Internet管理機構統一分配和管理。每個自治係統對下屬連接的網絡進行獨立管理。一般情況下,一個自治係統往往對應於一個組織實體(比如一個地區,一個公司等),該組織實體內所有網絡的進網、退網以及管理由本實體的管理者進行。不論是主幹網絡與自治係統之間,還是自治係統內部各局或網之間均通過一種稱為網關(Gateway,G)的計算機互連起來,網關的作用是使所有的網絡都能夠按照TCP/IP協議進行通信。
第三章 Internet的功能
由於Internet覆蓋全球,再加上高質量通信技術的發展和多媒體技術的應用,Internet的功能非常強大,其作用可以說無處不在。歸納起來有以下8點功能。
一、傳遞電子郵件
所謂電子郵件,指通過計算機網絡傳遞的郵件。正如我們平常意義的郵件一樣,電子郵件可以是一封信、一篇學術內容、甚至一個通知、一張名片等,隻要是文本文件寫就的都可以作為電子郵件通過計算機網絡進行傳遞。電子郵件簡單快捷,不會丟失,還能做到同時分發給眾多的親友而不需重複書寫,也不需另加郵費。隨著Internet家庭化的普及,電子郵件在郵件中所占比重將會越來越大。
二、交換文件
這裏的文件指計算機文件(文本文件或可執行文件),通過計算機網絡實現異地計算機之間傳輸文件是計算機網絡的基本功能,其他功能都是以此為基礎推廣的。舉個簡單的例子,我們可以把存放在學校機器裏麵的BASIC程序傳送到家裏的機器上。
三、遠程調用
在Internet上,連接了許多的計算機係統,在這些聯網的計算機之間,可以通過自己的鍵盤使用遠地的計算機,也就是說,聯網用戶可以調用Internet上任意地方的計算機係統為自己服務,感覺就像這台機器在自己麵前一樣。當然,這種遠程調用,必須征得異地計算機主人的同意,而且用戶還必須擁有遠程調用權。
四、收看和發送電子新聞
通過網絡,可以看到世界各地的網絡用戶在網絡上公開的各種各樣的新聞及圖片報道,也能看到世界上的風土民情、商品供求及廣告信息,還可以把自己的信息發布到網上,供其他用戶閱讀。除此之外,還可以通過Internet收看天氣預報,看到世界各地的重大體育比賽的新聞報道和情況分析。網絡上既有文字,也有圖片,趣味性非常強。如果你的機器帶有麥克風,還能從網上收聽到伴隨著圖片、文字的解說。
五、傳遞和接收聲音、圖片、動畫和電影
隨著計算機多媒體技術的發展,Internet網上的用戶還可以收看、收聽到世界各地的電影、電視和圖象資料及有聲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