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是對謀略思維主體應具備的特性的簡要分析。這三種特性相互滲透、相互交織,共同起作用。除這三個特性外,思維主體還具備許多其他特性,如健康的心理、廣闊的思維、敏銳的觀察、快捷的反應......限於篇幅,不一一簡析。
◆◆謀略思維的基本特征
從競爭、對抗的特點及謀略思維主體的特點的分析中,我們已經涉及到謀略思維具有某些特征。謀略思維作為科學思維形式之一,它有別於其它思維形式尤其是在社會變革的現實麵前,它具有如下三個顯著特征。
(1)多樣性。謀略思維方式的多樣性,是指謀略思維不能固守某一種方式或某一領域,應該由單一走向多向、多方位、多層次、多領域地進行謀略思維的特性。在社會交往還不是很密切的時代,謀略思維僅僅局限於政治,或外交,或軍事等幾個有限的領域,運用的技巧也非常有限。隨著世界範圍內的開放,各集團之間的往來十分頻繁,而且頻繁到一旦失去這種交往、失去與其他集團的聯係--這聯係也是多方位的,包括政治的、外交的、經濟的、文化的、民間的、科技的、勞動力的等--某個集團就難以發展,甚至難以生存。在集團內部,其各個構成部分或要素之間的聯係,以及人與人之間的聯係,也變得越來越重要了。為此,要求我們根據不同的對象、不同時間、不同地點,采用具體的謀略思維,把謀略思維應用於日常行為之中。
靈活、具體地掌握和運用謀略思維,能夠使我們抓住各種機遇和事物發展的苗頭,了解解決問題的關鍵所在,從而保證我們的行動獲得成功。曼德拉長期致力於南非的統一,但他並非以武力恐怖行為為手段,而是通過國內的遊行、示威,通過非國大黨巧妙地影響白人政府和南非國民,通過爭取國際社會的支持而適時、適當地給白人政府施加壓力,最終實現了南非統一,舉行了南非曆史上第一次總統大選。曼德拉成為了南非第一位民選總統,並與白人組成內閣,共同執政。然而,有了民選總統,有黑人白人共同執政,並不等於一切問題尤其是種族問題完全消失,所以,曼德拉總統對內既要發展經濟,又要繼續解決種族糾紛;對外既要尋求與其他國家的合作,引進外資和技術,使國家經濟騰飛,又要在同世界的聯係中繼續提高南非的國際地位。麵對多元、動態的國際環境和複雜的國內情況,曼德拉總統依舊有步驟地、具體地加以解決,使南非在短短幾年內以新的形象立於國際關係舞台。曼德拉的秘訣可以從他的言語中窺出,他說:麵對複雜的情況,沒有固定的解決問題模式。
所以,環境的多樣化,必然使我們的謀略思維多樣化。謀略思維作為一種思維方式,具有普遍性,但是,在實際運用中,沒有千篇一律、處處適用的謀略思維。
(2)開放性。謀略思維的開放性,是指謀略思維善於接收外界信息,時刻同外界保持聯係,以一種開放的心態、公開化的方式進行,而不是封閉思維、閉門造車,或是以隱蔽的方式在背後施計。
謀略思維的開放性同其多樣性有聯係。保持謀略思維的多樣性,必然導致其開放性,多樣性本身就是在開放的形式下進行的;開放性又促進了多樣性。如果說,謀略思維是封閉的,那麼,其多樣性就成了一句空話。例如,日本豐田汽車公司總裁就十分注意思維的開放性。為了能夠在競爭十分激烈、發達國家小汽車漸趨飽和的情況下,立於不敗之地,他十分注意了解世界範圍內同行業的生產情況,各類小汽車的功能、特性、成本造價,以及用戶對小汽車的要求和心態,了解社會對小汽車的要求即汽車行業及小汽車的社會效率,如對環境、能源、交通等方麵帶來的全麵效應等。正是因為他保持思維的開放性,所以,無論是設計、生產方麵,節能及保護環境方麵,還是在因衝擊美國市場而同美國進行的談判中,他都因自己的謀略思維方式使他處於領先和主動的位置。
謀略思維的開放性同公開性也有聯係。過去,人們常常認為謀略就是陰謀,就是欺詐,以欺騙的手法騙取他人的信任和財物,誘導他人走進自己設計的圈套等。這種看法是對謀略思維的誤解。謀略思維的開放性,不僅在於思維主體使自己的思維處於開放狀態,與外界的情況互動,還在於不同思維主體之間以公開化的方式進行較量。如談判,雙方麵對麵、在同一張談判桌上鬥智鬥勇,談判的結果是雙方認可的。而欺詐是單方麵的我行我素、施以詭計,對被騙方根本沒有公開性可言,而一談到公開,木已成舟,已為他人所騙。也許談判的例子太標準化,說明不了問題,那麼,我們再看一個貼近生活的例子。例如,某公司一名職工,因對一部門領導辦事不公感到氣憤,卻又不願找該領導麵談,也不願向公司領導反映,於是,自己變得玩世不恭。公司總裁見他此等狀況,便同他談話。對他曉之以理、動之以情,並從該員工的談話中,捕捉到一些信息:他本性不是如此,隻是心中有怨,無法發泄。於是總裁不露聲色地從捕到的微弱信息入手,終於了解了事情的真相。總裁對違紀的部門領導給以了懲處,該職工也受到口頭批評,但後來成了一名非常優秀的員工。公司總裁談話的過程,就運用了謀略思維,但不是欺騙。如果說,總裁以欺騙的手法讓該員工談出事情原委,那事情的結局決非實際情況所示。
所以,開放性,既是謀略思維的特性,又能為謀略思維洗去冤名。
(3)動態性。謀略思維的動態性,是指謀略思維具有根據事物的發展變化,不斷地調整思維程序,思維方向,思維計謀的特性。隨著時代的變動性加劇,社會實踐的步伐加快,謀略思維的動態性越來越重要。
謀略思維的動態性源於事物生生不息的發展。謀略思維主體在發展、變化,包括其思想、知識、經驗、思維能力;社會的各個部門在發展變化,如經濟、政治、軍事、教育等,因此,麵對複雜多變的現實,謀略思維必須動態地反映,並依實際情況調整或更換謀略思維的具體形式。否則,思維就會落後於時代,就會偏離實踐,從而導致思維活動和實際工作的失敗。例如,美國和越南之間經濟往來就是一例,美國和越南因60年代的"越戰",兩國之間關係冷淡,也沒有建交。隨著世界經濟大潮的到來,兩國領導人一改以往的思維方式,由敵對變為朋友。美國為越南提供外資、技術等,幫助其發展經濟,實際上,這是以經濟征服來完成當年武力沒能征服的宿願;越南因美國的經濟、技術支援,邁開了改革的大步,國民經濟和人民生活水平得到發展和提高,國家的實力和國際地位亦得到加強。如果說,兩國領導人置世界潮流於不顧,或一方領導人固守陳舊觀念,不及時調整謀略思維方式,美越兩國就均不會得到自己希望得到的東西。再例如,日本經濟始終走在世界前麵。因日本在二戰中戰敗,國際社會及聯合國規定,日本不能擁有軍隊,但曆屆日本領導人沒有囿於以軍事實力去贏得國家的地位,而是發展經濟,以經濟征服世界,並且,無論世界經濟形勢怎樣變化,日本領導人都能及時調整其謀略思維,保持其經濟強國地位。
"落後就要挨打"。這是一句流傳很廣的民間諺語。它是指一個國家經濟落後,就要被人欺負,在新形勢下,它應具備新的含義,即謀略思維不能保持多樣性、開放性、變動性,或是單一刻板,或是封閉死沉,或是落後守舊,那就要受到他人的欺壓,因為謀略思維方式如何,直接影響著一個人或集團的行為,從而直接影響著他(它)的實際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