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美國9毫米MR-64式衝鋒槍
係由美籍秘魯人胡安·埃爾基亞加·阿西科爾(JuanErquiagaAzicorbe)於1964年設計的,美國9毫米MR-64式衝鋒槍由埃爾基亞加兵器公司(ErquiagaArmsCompany)製造,生產數量非常有限。
說到MR-64式衝鋒槍,有一段曲折的經曆。設計者胡安·埃爾基亞加·阿西科爾(簡稱胡安)是秘魯人,早年畢業於秘魯利馬國家軍事學院,並被授予秘魯陸軍中尉軍銜。1951年移居美國,定居在加利福尼亞州南部。起初在南蓋特的韋瑟比步槍公司(WeatherbyRifleCompany)工作,後轉到洛杉磯的警用武器公司。這時,他卷入了古巴的政治"旋渦",支持費德爾·卡斯特羅(FidelCastro)的反政府行動,於是,自行建立起機械加工車間,為古巴反政府組織製造武器。1957年,美國聯邦當局突然闖入車間進行大搜查,逮捕了其9名同事(其中有一人後來成為古巴的副總統),而胡安則躲過了這次大搜捕,逃到了墨西哥,在墨西哥城又建立"地下"車間,繼續為古巴反政府組織製造武器。
隨著國際形勢的發展,胡安又回到美國。1962年,他與加利福尼亞州人合夥建立了埃爾基亞加兵器公司,當時主要生產M1步槍的變型槍。此時他認識了美國槍械設計師戈登B.英格萊姆,並結為好友。
1964年,埃爾基亞加兵器公司接到了哥斯達黎加政府生產500支MR-64式衝鋒槍的訂貨。實際上,這批貨是通過哥斯達黎加政府轉手給古巴反政府組織的,用於駐中美洲的古巴反政府組織軍事訓練。首批25支MR-64式衝鋒槍準備提交古巴反政府組織邁阿密總部進行試驗。當時美國聯邦當局盯得很緊,企圖將這批武器截獲。盡管監視嚴密,仍有24支MR-64式衝鋒槍被運到佛羅裏達,然後又轉運到聖多明各,交到古巴反政府組織手中。該槍為單、連發。9毫米M10全槍重2.84千克,全槍長548毫米/269毫米(托伸/托縮),槍管長146毫米,6條右旋膛線,彈頭初速366米/秒,理論射速1090發/分,戰鬥射速40~90發/分,有效射程100米;11.43毫米M10全槍重2.84千克,全槍長548毫米/269毫米(托伸/托縮),槍管長146毫米,5條右旋膛線,彈頭初速280米/秒,理論射速1145發/分,戰鬥射速40~90發/分,有效射程100米。Mll全槍重1.59千克,全槍長460毫米/248毫米(托伸/托縮),槍管長129毫米,6條右旋膛線,彈頭初速293米/秒,理論射速1200發/分,戰鬥射速40~96發/分,有效射程100米。
另外,後來還出現了9毫米M10的變型槍,長槍管型和長機匣型M10式衝鋒槍,但均未正式生產過。
(12)美國9毫米史密斯-威森M76式衝鋒槍
越南戰爭中,美國打算引進瑞典卡爾·古斯塔夫衝鋒槍,以裝備駐越參戰的海軍部隊。然而美國9毫米史密斯-威森M76式衝鋒槍,由於當時瑞典宣布中立,美國未能如願以償。為此,美國史密斯-威森公司於1966年初便著手仿製瑞典卡爾·古斯塔夫衝鋒槍。公司僅用了一年半的時間,M76式衝鋒槍就出台了,1967年開始投入小量生產。該槍大部分部件和彈匣采用卡爾·古斯塔夫衝鋒槍,隻有少許部件作了改進,采用鋼條製成的折疊槍托,機匣由無縫鋼管製成,快慢機位於槍的兩側,標有"SAFE"、"SEMI"、"FULL"字母,分別表示"保險"、"單發"和"連發"。當扳至"SAFE"位置時,槍機處於閉鎖狀態。經過全麵試驗之後,性能比較好,經久耐用,是一支不錯的衝鋒槍。但由於該槍沒有特別新穎之處,未引起美國海軍和其他兵種的興趣,於60年代末停產,大約生產了幾千支,僅賣給了司法部門和收藏家。M76衝鋒槍自動方式采用自由槍機式,擊發方式為開膛擊發,發射方式為單、連發,發射9毫米派拉貝魯姆手槍彈,用36發彈匣供彈。全槍(空槍)重3.3千克,全槍長755毫米/514毫米(托伸/托折),槍管長203毫米彈頭初速381米/秒,理論射速720發/分。
(13)美國"響尾蛇"衝鋒槍
"響尾蛇"衝鋒槍是美國槍械工西德尼·麥奎恩(SidneyMcquenn)設計的。1966~1968年設計出樣槍,當時因資金不足和其他原因,其研製工作曾停止了一段時間。之後,又重新開始這項工作,1977~1978年對樣槍又進行了改進和完善,於1979年推出了三種新式樣槍,分別取名為SS-Ⅰ、SS-Ⅱ和SS-Ⅲ。
西德尼·麥奎恩是一位名副其實的槍械工人。他從小就喜受武器。中學畢業後學鉗工手藝,很好地掌握了機械技術。後來在冶金部門工作,他利用業餘時間苦心鑽研武器製造術。1976年,他獲得製造和出售武器的許可證。他設計出一係列特種分隊使用的武器,其特點是結構簡單、作用可靠、火力猛、重量輕、射擊穩定和操作方便,無論軍用和警用都大有作為。因此,他是世界輕武器界有影響的人物。
美國"響尾蛇"SS-Ⅱ衝鋒槍美國"響尾蛇"SS-Ⅲ衝鋒槍他設計的"響尾蛇"衝鋒槍與其他同類武器截然不同,其特點是,槍機由兩節圓柱形機匣組成,前機匣容納槍管,下方裝有握把和扳機;後機匣容納自動機,其上的受彈器安排布局更是別具一格,這也是其他武器無法比似的;可旋轉360度,射手可根據不同射擊姿勢和攜帶條件將彈匣任意插入不同方向的位置;機匣頂部裝有旋轉式裝填拉柄,同時裝有機械瞄具和瞄準鏡導軌,可安裝各種光學瞄準鏡;槍托采用伸縮式,可根據射手的手臂長短任意調整長度,槍托後部抵肩板上裝有泡沫塑料墊,也能任意轉換角度。射擊時,將抵肩板抵在肘部,一隻手持槍射擊,而騰出一隻手可做其他事情:如打開房門、作手勢等。也可根據同樣的方式用左手射擊。這種新穎的設計可算是世界首創。
"響尾蛇"三種型式的衝鋒槍區別在於:SS-Ⅰ口徑為9毫米,采用德國MP40式衝鋒槍32發彈匣,發射9毫米派拉貝魯姆手槍彈;SS-Ⅱ為11.43毫米,用美國M3式衝鋒槍30發彈匣供彈,發射11.43毫米柯爾特手槍彈;SS-Ⅲ則是SS-Ⅰ和SS-Ⅱ合二為一的型號,采用雙頭槍機,槍機一頭用環境發射9毫米派拉貝魯姆手槍彈,另一頭用於發射11.43毫米柯爾特自動手槍彈,隻需將槍機作一調轉,再通過簡單更換槍管和彈匣,采用英國司登衝鋒槍32發彈匣和美國M3式衝鋒槍30發彈匣。三種槍自動方式均采用自由槍機式,開膛擊發,實施單、連發和可控點射射擊。SS-Ⅲ全槍(空槍)重2.5/2.4(9毫米槍管/11.43毫米槍管)千克,全槍長625毫米,有6條右旋膛線,理論射速900/1000(9毫米/11.43毫米槍管)發/分彈頭初速380/280(9毫米/11.43毫米槍管)米/秒,表尺射程91米。該槍原計劃由美國特種武器公司於1980年開始批量生產,後由於管理和發明者的經費等原因而擱淺。盡管如此,"響尾蛇"衝鋒槍的設計構思和結構特點還是具有獨到之處,值得借鑒的。
(14)美國5.6毫米IMP單兵多用途微型衝鋒槍
係由美國柯爾特武器工業公司於60年代末根據美國空軍提出的戰術技術要求研製而成的,有人稱之為"小魔鬼"衝鋒槍,主要配發空軍飛行人員,作為自衛武器,在50~100米距離上消滅敵人或獵取中、小動物。美國空軍曾在越南戰爭中試用過,是否正式列裝不得而知。
該槍是目前同類武器中重量最輕、外廓尺寸最小、結構最緊湊的武器。在其結構安排上打破了傳統觀念,不配裝槍托,在機匣兩側裝配緩衝墊,主要靠射手的前臂支撐槍身,射擊時的後坐力通過手臂傳遞,槍口跳動較小,精度好,射手感覺也比較舒適。無論是左手還是右手,均能單手射擊,這一點對受傷的人員來說顯得非常重要。
美國5.6毫米IMP單兵多用途微型衝鋒槍該槍自動方式為導氣式,閉鎖方式為槍機回轉閉鎖。槍彈擊發後,彈丸沿槍膛向前,火藥氣體經槍管上方的導氣孔進入活塞筒內,推活塞向後。槍機框與活塞杆相連,隨活塞一起後坐;爾後,複進簧導杆帶動槍機框向後移動,轉動槍機,使8個閉鎖凸榫脫離槍管尾部閉鎖支撐麵,完成開鎖動作,開鎖後,槍機隨槍機框一起後坐,抽出彈殼。當槍機框完全後坐到位時,其上的拋殼槽與機匣上的拋殼口對正,將彈殼拋出;然後,在複進簧的作用下,槍機框帶動槍機複進,槍機推彈入膛並回轉閉鎖,實施新的循環動作。該槍複進簧繞在活塞杆上,拉機柄與槍機框為一體。快慢機位於槍尾下方,左右手均可操作。
IMP衝鋒槍實施半自動或全自動射擊,發射機構比較簡單。全自動射擊時,槍機框後坐壓倒擊錘,擊錘被連發阻鐵掛住,當槍機閉鎖後,不到位保險阻鐵傳動杆被槍機框推向下方,使連發阻鐵解脫擊錘而擊發。半自動射擊時,擊錘被單發杆掛住,鬆開板機後,擊發阻鐵重新掛住擊錘,再扣扳機即可擊發另一發彈。該槍發射5.6毫米"火球"手槍彈,用30發彈匣供彈。經過試用後,對付100米距離上的目標精度不錯。當然,配裝上瞄準鏡就更棒了。該槍全槍(空槍)重1.8千克,全槍長403毫米,槍管長254毫米,彈頭初速732米/秒,理論射速500發/分,有效射程300米。
(15)美國5.56毫米柯爾特XM177E2式衝鋒槍
係由美國柯爾特武器工業公司於60年代末以M16A1步槍為基礎改進而成的,也稱之為短突擊美國5.56毫米柯爾特XM177E2式衝鋒槍步槍。該槍原是為一種輕型自衛武器而設計的,美軍在正式裝備特種部隊之後,實際上作為衝鋒槍使用,是美軍越戰中的"應急"武器。
該槍機構特點和動作與M16A1步槍一樣,也發射5.56毫米M193槍彈。不同之處是,槍管長度大大縮短了,從503毫米縮至245毫米;采用伸縮式槍托,用槍托下方的固定栓可變換槍的長度。自動方式為氣吹式,槍機回轉閉鎖,實施單、連發和3發點射射擊。其優點是,攜帶方便,使用靈活,很適合於東南亞叢林地區的遭遇戰。缺點是,射擊時,槍口焰較大,精度有所下降等。XM177E2式衝鋒槍全槍(空槍)重2.78千克,全槍長787毫米/711毫米(托伸/托縮),槍管長254毫米,6條右旋膛線,供彈具20發或30發彈匣,彈頭初速824米/秒,理論射速700~800發/分,戰鬥射速150~200發/分(全自動)、40~50發/分(半自動),有效射程200米。
(16)美國9毫米福特MP-970式衝鋒槍
20世紀70年代初,美國約翰P.福特(JohnP.Foote)研製出好幾種武器,如衝鋒槍、突擊步美國9毫米福特MP-970式衝鋒槍槍和輕機槍,MP-970式衝鋒槍就是其中之一。據說隻生產出樣槍,美軍未列入裝備。該槍結構非常緊湊,加工極為簡單,機匣用鋼板焊接而成,槍機的設計類似於盧吉·弗朗基(LuigeFranchi)57式衝鋒槍,擊針為固定式,槍托采用可卸式。MP-970式衝鋒槍僅實施自動射擊,不能單發射擊,火力猛。該槍自動方式采用自由槍機式,射擊方式為連發,發射9毫米派拉貝魯姆手槍彈,用32發直形彈匣供彈。全槍(空槍)重2.95千克,全槍長622毫米/381毫米(有托/無托),槍管長203毫米,理論射速650發/分,戰鬥射速100發/分,有效射程200米。
(17)美國9毫米卡姆·斯塔特X-911式衝鋒槍
係由美國沃爾特·珀賴因(WalterPerrine)於20世紀70年代初設計的,由美國卡姆·斯塔特美國9毫米卡姆·斯塔特X-911式衝鋒槍(Cam-Stat)公司製造。該槍酷似手槍,最初稱之為衝鋒手槍。但是由於其整體結構和外廓尺寸大於手槍,故納入衝鋒槍類。該槍比一般武器零部件少,結構簡單、重量輕,短小精焊,加工一支隻需38美元。據說,經過全麵試驗後,曾銷往世界各地,在14個國家獲得了專利。X-911式衝鋒槍特點是,可配用152毫米、210毫米和355毫米三種不同長度的槍管,采用可卸式槍托,槍管下方的護套能向下回轉,射擊時,可作為前握把使用,該槍自動方式采用半自由槍機式,開膛擊發,發射方式為單、連發,用15發和35發直形彈匣供彈,發射使用9毫米派拉貝魯姆手槍彈。全槍(空槍)重1.42千克,全槍長(152毫米槍管,不帶槍托)330毫米,6條右旋膛線,彈頭初速396米/秒,理論射速1100發/分。此外,X-911衝鋒槍經過較小的改進後,還可變為卡賓槍。
(18)美國9毫米"螢火蟲"Ⅱ式衝鋒槍
係由美國軍械技術公司羅伯特M.歐文(RobertM.Irwin)設計的,1979年由軍械技術公司美國9毫米"螢火蟲"Ⅱ式衝鋒槍製造。該槍外部尺寸小、重量輕,它吸收了其他武器的特點,機匣采用威爾克森M68式半自動卡賓槍機匣,彈匣采用英國可登衝鋒槍和美國M59式衝鋒槍彈匣,槍托為伸縮式。不過,其零部件不能與其他槍相互換。快慢機位於板機上方,向右扳為保險,向左折為"連發",折至中間位置為"單發"。自動方式為半自由槍機式,閉膛擊發,射擊方式為單、連發,發射9毫米派拉貝魯姆手槍彈,擊發後,一部分氣體通過槍管壁上的導氣孔進入氣室,然後作用在與槍機相連的活動板上,以此增加槍機的開鎖阻力,實施延遲開鎖。該槍全槍重1.77千克,全槍長602毫米/373毫米(托伸/托縮),槍管長203毫米,6條右旋膛線,供彈具15發/25發/30發直形彈匣,彈頭初速381米/秒,理論射速700發/分。
(19)美國9毫米MP-2式衝鋒手槍
1979年,美國國際槍炮公司推出一種9毫米自動武器--MP-2式衝鋒手槍。大約生產了100支樣槍,當時計劃於1980年正式定型生產,並提交軍事和警察部門,據說未達到預期的目的就夭折了。該槍特別之處是:取消了傳統的快慢機和保險機,采用兩個相互關連的擊發阻鐵。一個阻鐵與扳機相連,另一個阻鐵位於後握把上。連發射擊時,同時扣壓扳機和後握把上的阻鐵;單發射擊時,先扣壓扳機,後壓後握把上的阻鐵,這樣便於左右手操作,也易於訓練。其機匣為圓筒形,供彈具采用與英格萊姆M10式衝鋒槍相似的18發或32發彈匣。槍的前後握把位置適中,握持非常穩固。前握把內裝有一個備份彈匣,便於快速更換,並能向後折疊。機匣和其他部件表麵均經過塗層處理,具有良好的抗腐蝕性能,該槍自動方式為自由槍機式,開膛擊發,發射方式為單、連發,發射9毫米派拉貝魯姆手槍彈。全槍(空槍)重1.8千克,全槍長337毫米,彈頭初速331米/秒,理論射速750發/分。
(20)美國9毫米艾奇遜M16式衝鋒槍
係由美國馬克斯韋爾·艾奇遜於20世紀初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美國M16A1步槍基礎上改進美國9毫米艾奇遜M16式衝鋒槍Ⅰ型美國9毫米艾奇遜M16式衝鋒槍Ⅱ型美國9毫米艾奇遜M16式衝鋒槍Ⅲ型而成的。其外形與M16A1步槍相似,有些部件可互換,但是,艾奇遜M16衝鋒槍自動方式采用自由槍機式,發射使用9毫米派拉貝魯姆手槍彈。該槍有Ⅰ型、Ⅱ型、Ⅲ型(也稱短槍管型、金屬槍管護筒型、微聲衝鋒槍型)3種。Ⅰ型采用塑料護木、伸縮式槍托,用25發直形彈匣供彈,擊發方式為開膛擊發,實施連發射擊,全槍(空槍)重2.25千克,全槍長692毫米/609毫米(托伸/托縮),槍管長206毫米;Ⅱ型采用帶散熱孔的金屬槍管護筒,槍的重量有所減輕,準星也略有變化,其他方麵與Ⅰ型一樣,全槍(空槍)重2千克,全槍長629毫米/609毫米(托伸/托縮),槍管長206毫米;Ⅲ型配有MAC消音器,與Ⅰ型和Ⅱ型不同的是,Ⅲ型采用閉膛擊發方式,以提高單發射擊精度,發射方式為單發,槍管比Ⅰ型和Ⅱ型長些,全槍(空槍)重2.93千克,全槍長838毫米/756毫米(托伸/托縮),槍管長406毫米。
(21)美國9毫米岡茨衝鋒手槍
係由美國岡茨公司(GonczCompany)於80年代研製的,被美國各警察部隊和特種部隊采用。
美國9毫米岡茨衝鋒手槍該槍有兩種型號:一種為GA型,也稱標準型;另一種為GS型,又稱短型槍。岡茨衝鋒手槍與沒有槍托的衝鋒槍非常相似,彈匣裝在握把內,槍管外裝有一個帶孔的套筒,套筒可用作前握把,握把和機匣用鍛製合金鋼製成。該槍平衡性能較好,特別易於單發射擊。處於擊發狀態時,槍管向後回縮,尾部伸入機匣到位,由槍機抱住呈擊發狀態。其阻鐵機構性能具有獨特之處,如果射手輕扣扳機,突然改變主意不想射擊時,隻要鬆開板機,擊發係統便自動回到原位,不再擊發。由於該槍裝有一個保險卡鐵,可將擊針鎖定,在待發狀態時不會出現意外,粗暴使用也不會引起走火。該槍自動方式為槍機短後坐式,閉鎖擊發,實施單發射擊,發射使用9毫米派拉貝魯姆手槍彈,用18發或38發彈匣供彈。如果需要,也可發射11.43毫米柯爾特自動手槍彈、9.625毫米(0.38英寸)超級槍彈和7.63毫米毛瑟槍彈。岡茨9毫米衝鋒手槍全槍(空槍)重1.41千克/1.19千克(GA/GS),全槍長384毫米/267毫米(GA/GS),槍管長241毫米/127毫米(GA/GS)。
(22)美國9毫米"海盜"衝鋒槍
美國9毫米"海盜"衝鋒槍係由美國弗蘭克·克桑戈(FrankCsongor)設計的,由美國"海盜"係統產品公司(VikingSystemsInc)於80年代中期製造,生產數量不詳。據說,曾提交美軍特種部隊使用。該槍采用塑料護木和握把,槍托為伸縮式,槍口配有減震器,槍上裝有常用的機械瞄具,為便於射手精確瞄準和射擊,還可配裝光學瞄準鏡和夜視瞄準鏡。供彈具采用瑞典卡爾·古斯塔夫衝鋒槍20發或36發彈匣,並配有一個壓彈器,在幾秒鍾內可壓滿36發彈。"海盜"衝鋒槍結構簡單,零部件較少,外廓尺寸小,重心位置安排合理,射擊非常穩定,而且堅固耐用,易於維護保養,是一支性能比較好的武器。該槍自動方式為自由槍機式,射擊方式為單、連發,發射9毫米派拉貝魯姆手槍彈。全槍(空槍)重3.52千克,全槍長584毫米/380毫米(托伸/托縮),槍管長216毫米,6條右旋膛線,彈頭初速400米/秒,理論射速700~800發/分。
(23)美國9毫米韋弗超石PKS-9式衝鋒槍
20世紀80年代中期,美國韋弗兵器有限公司(WeaverArmsLtd)推出一種新式衝鋒槍,定名為超石PKS-9。經過試驗後,於1986年提交美國政府。
美國9毫米韋弗超石PKS-9式衝鋒槍PKS-9式衝鋒槍廣泛采用鑄鋁件和不鏽鋼件,采用金屬折疊式槍托,槍的前後均配有小握把,槍的上方裝有機械瞄具,還可配用瞄準鏡。其活動部件為永久式潤滑,不需要加油,也不需要任何工具便可在野外進行分解,不使用拉殼鉤照樣正常射擊,而且在1.25s內可將25發彈射擊完畢。該槍自動方式為自由槍機式,開膛擊發,用25發、30發或42發彈匣供彈,發射9毫米派拉貝魯姆手槍彈。全槍(空槍)重2.77千克,全槍長(托折)416毫米,槍管長181毫米,理論射速1000發/分。
(24)美國瑟奇利雙管衝鋒槍
係由薩基斯·基迪基揚(SarkisKirdikian)研製的。薩基斯·基迪基揚出生在黎巴嫩亞美尼美國瑟奇利雙管衝鋒槍亞,參加工作後,在機場波音707和747飛機指揮塔供職。他工作之餘開設了一個槍械商店,專門出售槍支。1975年,黎巴嫩爆發國內戰爭,機場關閉。根據戰爭需要,他參加了軍械製造工作。經過10年的槍械製造和修理,認為目前很需要一種射速高、而又不致使射手暴露目標的槍。1989年,他定居美國加利福尼亞州,並取得武器的發明專利。於1993年研製出雙管衝鋒槍,並以其9歲兒子和7歲女兒的名字(Serge和Lea)命名。該槍采用鋼質機匣和雙槍管,前握把與機匣連為一體,槍管和彈膛為一整體,槍口裝有製退器。可根據用戶要求配用任何一種槍機閉鎖係統,如德國HK步槍、美國M16步槍等,實施開膛待擊。供彈具可使用彈匣、彈鏈或散鏈,同時為雙槍管供彈,並能發射任何種類的槍彈。但是,按美國武器法規定,雙管槍隻允許發射空包彈,不準發射實彈。
該槍在美國洛杉磯警察局靶場用9毫米空包彈進行了試驗,參試人員對其操作性能非常滿意,而美國官方和警方並未表示興趣。然而,這支槍被美國一家電影公司在一部叫《直接命中》的槍戰影片中采用,其中薩基斯·基迪基揚本人扮演一名中央情報局特工人員,在攝影棚頂上對一幫壞蛋用該槍進行射擊,槍中發出突突的聲響,類似於短促連續爆炸聲,影片特技人員跑過來觀看這一場麵,感到非常驚奇,對該槍大為讚賞,當場還拍攝了薩基斯·基迪基揚射擊狀態的四張照片,作為該影片的宣傳廣告。該槍全槍(空槍)重2.27千克,槍管長101.6毫米,理論射速3000發/分。
(25)美國9毫米卡利科衝鋒槍族
美國9毫米卡利科衝鋒槍族美國加利福尼亞儀器公司(CaliforniaInstrumentCompany,簡稱Calico--卡利科公司)繼1985年研製出卡利科卡賓槍之後,於1989年6月又成功地推出了卡利科衝鋒槍,並形成一個槍族。有M950A、M951A、M960A和M961A多種型號,由卡利科公司與三家廠商合作生產。美國國防部和海軍、英國和瑞典國防部購置了樣槍,美國毒品管製局訂購1000支,同時還銷往17個國家,遍布歐洲、中東、太平洋沿岸和南美地區。
卡利科衝鋒槍族體積小,可放在肩掛槍套內攜帶,皮帶上有一袋子,可裝一個備份彈匣。該槍族既有固定肩托,又有可卸式肩托。其突出特點是:采用50發或100發螺旋式供彈裝置,這種供彈裝置由含有30%玻璃纖維的高韌性塑料製成。50發供彈裝置長184毫米,100發供彈裝置長305毫米。該裝置有一槽式輸彈滾,並從螺旋裝置中心穿過,槽內可容納7發槍彈。其上有一矩形傳動彈簧,推輸彈滾和槍彈沿導軌向前,輸彈滾每旋轉一個循環發射14發槍彈。從機匣上方供彈,向下方拋殼。該槍配有快速裝彈器,裝滿50發彈隻需22秒。槍托為伸縮式,瞄準照門安裝在螺旋式供彈裝置上,準星裝在加高了的準星座上,槍管上還裝有激光指示器。另外,還配有瞄準鏡支座、望遠式瞄準鏡和單點式瞄準鏡、背帶、彈殼收集器、閃光燈管和快速裝彈器等附件。
該槍族采用槍機後坐式工作原理,閉膛待擊。理論射速可從1~2000發/分任意調整,正常射速為600~700發/分,既適合軍用,又滿足了民用要求。浸入30米深的海水中同樣正常工作,在-40℃低溫條件下也運用自如。卡利科衝鋒槍甚至能完成由機槍執行的戰鬥任務。它既可右手靠牆射擊,又可左手靠牆射擊;從火工品試驗室向外射擊不必擔心發生火災;還可安全地從直升機上射擊。其最大優點是,便於戰鬥人員一手持搶一手控製戰俘或嫌疑犯、開門、戴手銬等,甚至從高處瞄準射擊時繞繩下滑。
卡利科衝鋒槍族在美國亞利桑那州的梅薩警察局靶場進行了試驗,發射了1100發溫徹斯特破甲彈,未發生一次故障,精度比德國MP5衝鋒槍好,給人們留下了深刻印象。該武器族重量輕、平衡性好,射擊密集度恰到好處,供彈容量大,M960A式衝鋒槍全槍(空槍)重2.36千克,全槍長533毫米/432毫米(托伸/托縮),槍管長185毫米。
(26)美國9毫米折疊式衝鋒槍
係由美國阿雷斯公司(AresCorp)弗朗西斯·韋林(FrancisWarin)於80年代末90年代初設計成功的,簡稱FMG。主要作為個人自衛武器,供執法和特工人員使用。阿雷斯公司僅生產出樣槍,由於忙於其他項目。未正式投入生產。設計者弗朗西斯·韋林是一位地道的法國人,他一生中設計過多種武器。
該槍自動原理沒有新穎之處。它采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日本南部Ⅱ型衝鋒槍伸縮式槍機和簧力擊針,擊針既可自由浮動,又可作為製動銷,將槍機與槍機框連為一體。小握把兼作彈匣槽,彈匣解脫鈕位於小握把上。FMG衝鋒槍與大多數衝鋒槍一樣,實施開膛射擊。並且有很多部件與其他衝鋒槍相同,絕大部分部件為金屬件,槍機軋製而成,槍管和複進簧為一整體件,可以整體安裝和拆卸。扳機護圈前端裝有一卡榫,從槍口部向下伸出,起護木作用。快慢機位於槍尾部,既可選擇半自動射擊,又可選擇全自動射擊。槍托用銷子將彈匣/小握美國9毫米折疊式衝鋒槍把連接一起,當槍托向下折疊時便推動彈匣/小握把向前折疊,不需要取下彈匣。扳機護圈是鉸接的,槍托折疊時,扳時護圈連同扳機一起向前折疊,槍托向下旋轉180度,與槍體底部重疊,槍托封住槍口,形成一個"包裝盒",其內藏有握把和彈匣。從外形上看,很像一個便攜式收錄機,可裝在槍套、提袋和手提包內,即使公開攜帶也不會被人認為是武器,所以,隱蔽性非常好。可在2~3秒內打開並做好戰鬥準備。該槍不配裝任何瞄準裝置,隻要射手觀察機匣上方中線便可實施瞄準和射擊。在23米距離上,能準確擊中目標。該槍發射方式為單、連發,發射使用9毫米派拉貝魯姆手槍彈,用20發或30發彈匣供彈。全槍(空槍)重2.38千克,全槍長502.92毫米/261.62毫米(托伸/托折),槍管長180.5毫米,理論射速650發/分。
(27)美國"愛國者"衝鋒手槍
在美國人心目中的愛國者形象一直是喬治·華盛頓(GeorgeWashington)、帕特裏克·亨利(PatrickHenry)和保羅·裏維爾(PaulRevere)。然而,美國人研製了一種地對空反導彈導彈,采用了"愛國者"這一美稱。1991年的海灣戰爭中,美軍使用了"愛國者"地對空反導彈導彈,,並有效地攔截了伊拉克發射的"飛毛腿"導彈,從而使其名聲大震,真可謂:家喻戶曉,人人皆知,贏得了世界信譽。
最近,美國落磯山兵器公司(RockyMountainArms)老板鮑博·福特(BobFord)認為執法部門和特種部隊很需要像"愛國者"這樣的武器。於是,他提出研製設想,組成研製小組,並快速投入研製工作,不久便成功地研製出一種新式戰術武器--"愛國者"衝鋒手槍。實際上,這種衝鋒手槍是M16步槍的變型槍。其機匣上方仍采用平台式,可以配裝任何一種瞄準鏡。改用177.8毫米長的槍管,位於機匣上側,並可自由浮動;配有標準護木,與機匣相連,對槍管既起保護作用,又起散熱作用;取消了槍托;導氣係統也稍作改動;表麵經過特殊拋光處理,整槍設計比較合理。該槍可采用5.56毫米和9毫米槍管,分別用5.56毫米雷明頓槍彈和9毫米手槍彈進行了3個月的射擊試驗,在59.4米(65碼)距離上坐姿射擊,20發彈,全部命中10環靶心;在94.4米(100碼)距離上,用雙手對25.4毫米(10英寸)鋼板靶連發射擊也十分輕鬆;對182.8米(200碼)距離上的雞形金屬靶射擊,同樣成為在劫難逃的"死雞";在274.2米(300碼)以上的距離上,隻要能看得見目標,也很容易擊中。該槍性能無可挑剔,射擊精度極為準確,很像一支精確的步槍。其技術數據尚未披露。
人們認為,該槍還需進一步完善,具體采用5.56毫米口徑,還是采用9毫米口徑,仍懸而未決,所以,目前美國聯邦調查局、特種部隊和警察部隊尚未接受這種"愛國者"衝鋒手槍。
3.前蘇聯衝鋒槍(1)前蘇聯7.62毫米托卡列夫M1926式衝鋒槍托卡列夫M1926式衝鋒槍是前蘇聯設計和製造的第一支衝鋒槍,1926年在前蘇聯進行了係統試前蘇聯7.62毫米托卡列夫M1926式衝鋒槍驗,在試驗中出現了許多故障,試驗結果不很理想,因而未被蘇軍采用,也未進行批量生產。該槍采用自由槍機式自動原理,可單、連發射擊,采用雙扳機機構,一個扳機是單發,另一個扳機是連發。全槍重2.8千克,21發弧形彈匣供彈,發射前蘇聯7.62毫米納甘(Na-gant)轉輪手槍彈,理論射速1100~1200發/分。
(2)前蘇聯7.63毫米科羅文M1930式衝鋒槍
前蘇聯7.63毫米科羅文M1930式衝鋒槍科羅文M1930式衝鋒槍是前蘇聯設計和製造的又一種衝鋒槍,此槍隻能單發射擊,全槍重量也隻有2.71千克,雖然結構比較複雜,但性能比較好,但因30年代初研製成功了捷格維廖夫衝鋒槍,此槍未正式裝備蘇軍,也未進行批量生產。M1930式衝鋒槍采用20發彈匣供彈,發射7.63毫米毛瑟手槍彈。
(3)前蘇聯7.62毫米PPD-1934/38式衝鋒槍
PPD-1934/38式衝鋒槍是前蘇聯著名的輕武器設計師瓦西裏·捷格加廖夫(VaslyDegtyarov)前蘇聯7.62毫米PPD-1934/38式衝鋒槍設計,1934年由蘇聯塞斯特羅傑茨克兵工廠(SestrorjetskArsenal)兵工廠和圖拉(TULaArsenal)兵工廠開始批量生產和裝備前蘇聯軍隊的,直到20世紀40年代末才停止生產。
PPD-1934/38式衝鋒槍在設計上參考了德國的MP28Ⅱ衝鋒槍和芬蘭的蘇米衝鋒槍。隻有快慢機和供彈機構是全新的設計。此槍有三種槍型,第一型的拋殼窗在照門前方,形狀是窄長形,彈鼓容量73發;第二型將拋殼窗加寬;第三型是將槍管護筒上的散熱孔由每排八個改成三個。此槍沒有使用衝壓件,全部零件都是用優質鋼機加的,因而成本很高。該槍采用自由槍機式自動原理,開膛式擊發方式,可單、連發射擊,瞄具是片狀準星、"U"形缺口照門,弧形座表尺,表尺射程50~500米,表尺分劃50米。此槍全長779毫米,槍管長269毫米,全槍重5.69千克,空槍重3.73千克。25發弧形彈匣供彈,發射7.62毫米托卡列夫手槍彈,彈頭初速485米/秒,理論射速800發/分。
(4)前蘇聯7.62毫米PPD-1940式衝鋒槍
PPD-1940式衝鋒槍也是前蘇聯著名的輕武器設計師瓦西裏·捷格加廖夫設計,前蘇聯塞斯特前蘇聯7.62毫米PPD-1940式衝鋒槍羅傑茨克兵工廠和圖拉工廠生產的,1940年開始裝備前蘇聯軍隊,用以逐步取代PPD-38/40式衝鋒槍。
此槍是PPD-1934/38式衝鋒槍的改進型,它與PPD-1934/38式衝鋒槍的主要區別是機匣底板、彈鼓麵板和彈艙結構稍有不同。這兩種槍的大部分零部件是可以互換的(如複進簧、機匣蓋和扳機機構等)。
PPD-1940式衝鋒槍有1940年生產和1941年生產兩種槍型,這兩種槍的區別是表尺不同,1940年型是弧形座表尺,1941年型是"L"形翻轉式表尺。
該槍采用自由槍機式自動原理,開膛式擊發方式,可單、連發射擊。瞄具是片狀準星,1940年型是"U"形缺口照門,弧形座表尺,表尺射程50~500米,表尺分劃50米。1941年型是"U"形缺口照門,"L"形翻轉式表尺,表尺射程100米,200米。此槍全長790毫米,槍管長260毫米,全槍重5.4千克,空槍重3.63千克,71發彈鼓供彈,發射7.62毫米托卡列夫手槍彈或7.63毫米毛瑟手槍彈,彈頭初速488米/秒,理論射速800發/分。
(5)前蘇聯7.62毫米PPSh-41式衝鋒槍
PPSh-41式衝鋒槍是由前蘇聯著名的輕武器設計師喬治S.斯帕金(GeorgeS.Shpagin)設前蘇聯7.62毫米PPSh-41式衝鋒槍計的,1940~1941年初完成全麵試驗,1941年開始裝備前蘇聯軍隊,1942年中開始大批量生產,在20世紀40年代的10年間,總產量超過500萬支,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使用量最大的衝鋒槍之一。
PPSh-41式衝鋒槍與PPD衝鋒槍係列比較,具有射速高、成本低和精度好等優點。它的大部分零件都是用厚鋼板衝壓而成的,槍管護筒伸出槍口,並與槍口成一定角度,起到了槍口製退器和消焰器的作用,還可減少連發射擊時的槍口跳動。各零部件間的連接方式是鉚、焊、銷等連接方式。便於大批量生產。PPSh-41衝鋒槍有早期型和標準型兩種,這兩種槍的區別是表尺不同,早期型是弧型座表尺,標準型是"L"形翻轉式表尺。兩種槍都在機匣頂部刻有該槍的生產日期。此槍還被社會主義陣營各國廣泛仿製。該槍采用自由槍機式自動原理,開膛式擊發方式,可單、連發射擊,瞄具是片狀準星,早期型是"U"形缺口照門、弧形座表尺,表尺射程50~500米,表尺分劃50米。標準型是"U"形缺口照門、"L"形翻轉式表尺,表尺射程100米、200米。此槍全長828毫米,槍管長265毫米,全槍重5.4千克,35發彈匣或71發彈鼓供彈,發射7.62毫米托卡列夫手槍彈或7.63毫米毛瑟手槍彈,彈頭初速488米/秒,理論射速900發/分。
(6)前蘇聯7.62毫米PPS-42式衝鋒槍
PPS-42式衝鋒槍是由前蘇聯工程師A.I.蘇達列夫(A.I.Sudarev)設計,列寧格勒(聖彼得前蘇聯7.62毫米PPS-42式衝鋒槍堡)的一個兵工廠製造的。此槍的研製經曆了一個不平凡過程,當時德軍兵臨城下,列寧格勒已被德軍重兵封鎖,工人在極其困難的條件下開始了此槍的首批試製,試製品馬上裝備列寧格勒(聖彼得堡)的蘇軍用於城市作戰。設計師根據戰場使用經驗進行改進,改進後的新槍於1943年正式裝備蘇軍,定型號為PPS-43式衝鋒槍。
它的大部分零件都是用厚鋼板衝壓而成的,各零部件間的連接方式是鉚、焊、銷等連接方式。便於大批量生產。該槍采用自由槍機式自動原理,開膛式擊發方式,隻能連發射擊。瞄具是片狀準星,"U"形缺口照門,"L"形翻轉式表尺,表尺射程100米、200米。此槍全長808毫米/606毫米(托伸/托折),槍管長254毫米,全槍重3.901千克,空槍重3.33千克,35發弧形彈匣供彈,發射7.62毫米托卡列夫手槍彈,彈頭初速488米/秒,理論射速700發/分"。
4.英國衝鋒槍(1)英國9毫米CH-9/25式衝鋒槍係由英國大工程規劃公司於20世紀80年代中期研製的。當時考慮由一家綜合工廠生產,同時向世界其他國家出售其設計生產權。到目前為止,有關該槍的生產和使用情況還沒有詳細資料報導。
該槍設計完美,結構比較簡單。機匣采用熔鑄造工藝,槍托為折疊式,擊發機構設計精巧,其上裝有單、連發扳機,扣動扳機下部為單發,扣上部為連發,小握把後部裝有握把保險,隻有正確握持才能擊發,非正確握持時必然壓住保險,武器不能擊發,槍掉在地上也能防止偶然走火。小握把控製機構沒有其他射擊選擇,也沒有任何保險卡榫,因此,可以快速投入戰鬥,供彈具采用以色列烏齊衝鋒槍25發或30發彈匣,發射9毫米派拉貝魯姆手槍彈。槍上裝有機械瞄具,也可配用望遠式瞄準鏡。用機械瞄具射擊,精度比常規衝鋒槍好,使用望遠式瞄準鏡,命中率更高。在200米距離上實施密集度射擊,精度很高。連發射擊特別穩定,彈著點升高甚微,散布也很小。如果裝上該公司研製的消音器進行射擊,在20米處聽不到槍的發射聲音。該槍自動方式為槍機後坐式,全槍(空槍)重2.9千克,全槍長705毫米/470毫米(托伸/托折),彈頭初速450米/秒,理論射速900發/分,有效射程250米。
(2)英國9毫米麥克姆(MCEM)衝鋒槍係列
英國9毫米麥克姆(MCEM)衝鋒槍是1944~1946年由英國政府兵工廠研製和生產的。這個衝鋒槍係列由6個型號組成:MCEM-1、MCEM-2、MCEM-3、MCEM-4、MCEM-5和MCEM-6。
此槍在設計初期,本來是打算設計"實驗型衝鋒卡賓槍"的,MCEM是它的首字母縮寫(MachineCarbineExpermentalModel)。這個衝鋒槍係列未見裝備任何軍隊。
英國9毫米MCEM-2衝鋒槍MCEM-1衝鋒槍的設計師是司登公司的工程師特平(Turpin),此槍是司登衝鋒槍的改進型,它在司登衝鋒槍上的主要改進是采用了一個可拆卸木槍托。MCEM-2衝鋒槍的設計師是派德森科維斯基(Podsenkowski),此槍看上去像支大手槍,可單手射擊,18發直形彈匣供彈,槍托形狀也與MCEM-1不同,握把兼做彈匣倉,理論射速1000發/分。MCEM-3是MCEM-1衝鋒槍的改進型,它在MCEM-1衝鋒槍上的主要改進是槍管稍加長了一點。MCEM-4是MCEM-2衝鋒槍的改進型,它在MCEM-2衝鋒槍上的主要改進是增加了一個刺刀卡榫和一個減射速裝置。MCEM-5是MCEM-4衝鋒槍的改進型,MCEM-6是MCEM-2衝鋒槍的改進型,它們在MCEM-4衝鋒槍和MCEM-2衝鋒槍上的主要改進是槍管稍加長了一點;增加了一個刺刀卡榫;理論射速隻有600~700發/分。
(3)英國9毫米威爾岡衝鋒槍
威爾岡衝鋒槍是英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研製的一種試驗型衝鋒槍。當時準備配發英軍空英國9毫米威爾岡衝鋒槍降兵,但生產數量極為有限,英軍未正式列裝。
該槍吸收了其他衝鋒槍的一些優點,槍管、彈匣和複進簧取自司登衝鋒槍;護木和握把采用木製的,握持牢固、舒適;槍托為折疊式,折疊時,折向機匣上方;保除機位於發射機左側,可鎖閉和打開槍機;而快慢機則在發射機右側,將機柄向下扳為連發,自動方式為自由槍機式,開膛擊發,發射方式為單、連發,發射使用9毫米派拉貝魯姆手槍彈,用32發直形彈匣供彈。全槍(空槍)重3.1千克,全槍長689毫米/430毫米(托伸/托折),槍管長198毫米,6條右旋膛線,彈頭初速365米/秒,理論射速650發/分,表尺射程91米。
(4)英國9毫米V-42式衝鋒槍
英國9毫米V-42式衝鋒槍V-42式衝鋒槍由維塞利(Vesely)於1942年設計,由英國伯明翰輕武器有限公司(BirminghamSmallArmsLtd,簡稱BSA公司)製造。該槍僅生產出樣槍,英軍未采用。
該槍大部分部件采用衝壓件。采用木質固定槍托;槍管裝有護套,起散熱作用,也可上刺刀;快慢機位於發射機左側,標有"A"、"R"、"S"標誌,分別表示連發、單發和保險。其彈匣設計別具一格,整個彈匣由一個隔離片分為前後兩部分,每部分由托彈板和彈簧形成一個獨立的彈匣,前後彈匣各裝30發彈。彈匣插入彈匣艙後,其上有一裝置自動將後彈匣內的彈壓住,在槍機複進時先由前彈匣供彈。前彈匣打完後,後彈匣便自動解脫並開始供彈。這種彈匣能大大提高武器的戰鬥射速。該槍自動方式為自由槍機式,開膛擊發,發射方式為單、連發、發射9毫米派拉貝魯姆手槍彈。全槍(空槍)重3.1千克,全槍長800毫米,槍管長254毫米,6條右旋膛線,彈頭初速400米/秒,理論射速750發/分,表尺射程274米。
此外,1953年還出現了V-42的改進型V-43,但也未正式設產。
(5)英國9毫米斯太令衝鋒槍
係由英國斯太令工程公司與喬治·威廉·帕切特以帕切特衝鋒槍為基礎合作研製的,由英國皇家兵工廠製造。1945~1953年參加了英國武器裝備選型試驗,並以絕對優勢戰勝對手,被英國陸軍選為製式武器,於1953年列裝部隊,並命名為L2A1,公司的商業名稱為MK2。1955年改進為L2A2(商業名稱為MK3),1956年又改進為L2A3(商業名稱為MK4)。隨後英軍又大量裝備部隊,直到馬島之戰和海灣戰爭仍在使用。L2A3的使用範圍相當廣泛,遍布世界各地,大約有90多個國家購置了L2A3衝鋒槍,如加拿大、新西蘭、馬來西亞、加納、印度、利比亞、尼日利亞、突尼斯、阿拉伯海灣國家等。印度和澳大利亞還獲得此槍的生產權。澳大利亞稱之為F1,加拿大稱為C1。該槍至今仍在一些國家的軍隊中服役。
L2A1、L2A2和L2A3之間僅有細小差別。機匣與槍管護套為一整體,護套上鑽有散熱孔;供彈具采用10發短彈匣或34發弧形彈匣,左側供彈;槍口可裝匕首式刺刀;采用折疊金屬槍托;快慢機位於扳機後方,標有"R"、"A"、"S"字母,分別表示半自動、全自動和保險。1981年還生產了一種固定槍托型,槍機外側有四條帶刃的肋,可減少活動部件在運動中被塵沙汙垢卡滯,汙垢也易於刮除,因此,抗風沙性能比較好;扳機護圈可以卸下,便於冬季戴手套射擊。缺點是加工工藝不太好,配合精度要求高。
該槍自動方式為自由槍機式,開膛擊發,發射方式為單、連發、發射9毫米派拉貝魯姆手槍彈。L2A3全槍(空槍)重2.72千克,全槍長690毫米/483毫米(托伸/托折),槍管長198毫米,6條右旋膛線,彈頭初速390米/秒,理論射速550發/分,戰鬥射速40~100發/分,有效射程200米。
(6)英國9毫米斯太令L34A1式微聲衝鋒槍
英國9毫米斯太令L34A1式微聲衝鋒槍係由喬治·威廉·帕切特為顧問的研製小組根據英國總參謀部要求於1963~1966年間研製成功的,由斯太令武器公司製造,命名為L34A1,商業名稱為MK5。1967年1月英國陸軍正式采用,裝備到營一級,現仍在使用。
該槍采用與司登MKⅡS微聲衝鋒槍相似的消音係統。其設計要求在30米處聽不到機械聲,在50米處辨別不出槍聲。盡管所用消音係統比較複雜,但消音效果很好。在30米距離上實施射擊,最大散布值為63.5毫米。槍機上裝有螺旋式突緣,便於在惡劣環境條件下可靠地工作;槍托為折疊式。自動方式為自由槍機式,發射方式為單、連發,發射9毫米派拉貝魯姆手槍彈,仍用34發弧形彈匣供彈,左方供彈。全槍(空槍)重3.54千克,全槍長864毫米/660毫米(托伸/托折),槍管長198毫米,6條右旋膛線,彈頭初速293~310米/秒,理論射速515~565發/分,戰鬥射速45~100發/分,有效射程150米。
(7)英國9毫米布希曼衝鋒槍
英國9毫米布希曼衝鋒槍1990年,英國布希曼公司(BushmanLtd)推出一種新式單兵戰鬥武器,並以公司的名字命名為布希曼衝鋒槍(又稱單兵自衛武器)。由英國皮特·韋斯特和美國喬治·埃洛維加兩位設計師設計。這是一種微型衝鋒槍,主要作為警察和特種部隊近距離戰鬥。據說,該槍引起了英國警察和特種部隊以及各國軍方和警方的極大關注。美國聯邦調查局對此槍也表示欣賞,武器訓練局決定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