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把自己的心態調整好
樂觀的心境和高尚的品質,從根本上改變著我們對萬事萬物的看法,並且通過我們的行為表現出來,同時也將最終支配我們的生活。其時,這個世界是一個內心的世界,如果我們情緒低落,愁眉苦臉,反映出來的就會是絕望和無助;如果心態平和、樂觀地麵對生活,那麼世界給予我們的將會是最美好的一切。
*放飛思想的風箏
良好的人生鏡界確已至高,當一個人的事業、品行、心境都達到良好時,誰說那人生不夠優秀。
一位老和尚,他身邊聚集著一幫虔誠的弟子。這一天,他囑咐弟子每人去南山打一擔柴回來。弟子們匆匆行至離山不遠的河邊,人人目瞪口呆。隻見洪水從山上奔瀉而下,無論如何也休想渡河打柴了。無功而返,弟子們都有些垂頭喪氣。惟獨一個小和尚與師傅坦然相對。師傅問其故,小和尚從懷中掏出一個蘋果,遞給師傅說,過不了河,打不了柴,見河邊有棵蘋果樹,我就順手把樹上惟一的一個蘋果摘來了。後來,這位小和尚成了師傅的衣缽傳人。
世上有走不完的路,也有過不了的河。遇到過不了的河掉頭而回,這也是一種智慧。但真正的智慧還要在河邊做一件事情:放飛思想的風箏,摘下一個"蘋果"。曆覽古今,抱定這樣一種生活信念的人,最終都實現了人生的突圍和超越。要想事業的成功,似乎仍需更多,如心境、品行等。
*巧用心理,事半功倍
在生活中,采取不同的策略,實施互異的技法。既會很順利地處理好某事,其中還有一種妙不可言的感覺。
美國第一任總統華盛頓,早年有件丟馬找馬的軼事。
有一天,華盛頓的一匹馬被人偷走了。華盛頓同一位警察一起到偷馬人的農場裏去索討,但那人拒絕歸還,一口咬定說:"這就是我自己的馬。"
華盛頓用雙手蒙住馬的兩眼,對那個偷馬人說:"如果這馬真是你的,那麼,請告訴我們,馬的哪隻眼睛是瞎的?"
偷馬人猶豫地說:"右眼。"
華盛頓放下蒙馬右眼的手,馬的右眼並不瞎。
"我說錯了,馬的左眼才是瞎的。"偷馬人急著爭辯說。
華盛頓又放下蒙馬左眼的手,馬的左眼也不瞎。
"我又說錯了......"偷馬人還想狡辯。
"是的,你是錯了。"警官說,"這些足以證明馬不是你的,你必須把馬還給華盛頓先生。"
巧用人們的心理定勢,可以妙趣橫生,事半功倍。
*激情融化冰雪
心由境造,境由心生。心冷了,太陽都不再溫暖;心熱了,冰雪也會融化。
沒人喜歡挫折,沒人願意奢望多,收獲少。但是,當你本能地去生活,去追求幸福時,你的主要目標之一就是最大限度地減少挫折、增加歡樂。如果你不想被平庸無色的生活"冷卻"了你的鬥誌,你就得用生命的激情與辛勤的汗水把這盆冷水煮沸。
*時刻高喊"我很重要"
麵對各種各樣的困境,都有一個共同特點是考驗人的意誌力,或者叫抗挫力。每個人都會有困境,沒有困境的人是不可能有的,隻有挑戰困境,才能從困境中走出第一步。許多人走不出困境,是因為缺乏高喊"我很重要"的勇氣;相反能這樣做的人,就會是另外一種樣子。
你敢說"我很重要"嗎?試著說出來,你就能激發出挑戰困境的氣魄!*避免心靈的傷害
要嗬護好心靈,首先要避免對自己心靈的傷害,另外,以一種好的方法來處世,也會保護好心靈的美。
喜劇演員戴維·布瑞納出身於一個貧窮但很和睦的家庭。在中學畢業時,他得到了一份難忘的禮物。
"我的很多同學得到了新裝,有些富家子弟甚至得到了新的轎車。"他回憶說,"當我跑回家,問父親我可以得到什麼禮物時,父親的手伸進上衣口袋,取出一樣東西,輕輕地放到我手上--一枚硬幣!
父親對我說:"用這枚硬幣買一張報紙,一字不漏地讀一遍,然後翻到分類廣告欄,自己找一個工作。到這個世界去闖一闖,它現在已經屬於你了。"
"我一直以為這是父親同我開的一個天大的玩笑。幾年後,我去部隊服役,當我坐在散兵坑道認真回首我的家庭和我的生活時,我才認識到父親給了我一種什麼樣的禮物。我的那些朋友得到的隻不過是轎車或者新裝,但是父親給予我的卻是整個世界。這是我得到的最好的禮物。"
我們送給孩子的禮物應該是有助他開啟世界之門的鑰匙,而不是籠子中的食物。孩子在開啟世界之門時,我們也應注意其心態的平穩如何。
*讓靈魂的花朵盛開
人的一生是一個不停學習的過程,隻有在不停地的學習中,才能接近完善。
一個6歲的小女孩問媽媽:"花兒會說話嗎?"
"噢,孩子,花兒如果不會說話,春天該多麼寂寞,誰還對春天左顧右盼?"
小女孩滿意地笑了。
小女孩長到16歲,問爸爸;"天上的星星會說話嗎?"
"噢,孩子,星星若能說話,天上就會一片嘈雜,誰還向往天堂靜穆的樂園?"
小女孩又滿意地笑了。
女孩到了26歲,已是個成熟的女性了。一天,她悄悄地問做外交官的丈夫:"昨晚宴會,我的舉止言談合適嗎?"
"棒極了,My darling!你說話的時候,像悠揚的樂曲,動人心弦的人情,雖千言而不繁;你靜處的時候,似浮香的荷、優雅的鶴,美人目爽人神,雖靜音而傳千言......親愛的,能告訴我你是怎樣修煉的嗎?"
妻子笑了:"在26年裏,我一步步學會生命裏的所有。"
人隻有不斷學習,才能在自己靈魂的道路上漫步,隻有不斷學習,靈魂才能像一朵千瓣蓮花開放。
*保持清醒的頭腦
路在自己腳下,怎麼走由自己來決定,一味順從終究會迷失自我!信不信由你!
餐桌上,七八個漢子為打開一個惱人的酒瓶塞子幾乎敗了酒興。
經過他們輪流折騰,現在那個軟木塞非但起不出,反而朝瓶內陷下去半厘米。有人提出應該用剪刀挑;有人則否定,認為木質疏鬆,不易成功。有人提出最好用一隻螺絲釘旋進本塞,然後用力拔出;還是有人否定,認為即使稍微朝下用點力木塞也會掉進瓶內。又有人認為最好的辦法是用錐子對著木塞朝瓶頸壁的方向用勁插入,然後可望將木塞隨錐子一起拔出。大家說主意雖好,可惜眼前找不到這種家夥。
再次折騰的結果是軟木塞沒有取出,卻掉進了酒瓶內。漢子們在一片惋惜中發現了事情的結果--酒能倒出來了。
在走了許多彎路之後,人們往往發現原來最不願意走的那條路竟是最好走的路。這個世界上,最清醒的人應該是自己,而不是別人。自己不能選擇自己的路,豈不是一種悲哀嗎?
*拋棄人生的不如意
缺乏自信,而在自卑的陷阱中爬來爬去,是這些人最大的生存危機,自然就會導致挫敗。如果不能從自卑中掙脫出來,那麼就成不了一個能克服危機的人。
有一次,鬆下電器公司招聘一批基層管理人員。經過一周的考試和麵試之後,選出了10位佼佼者。然而有一位成績特別出色、麵試時給鬆下留下深刻印象的年輕人未在10人之列。於是,鬆下幸之助當即叫人複查考試情況。結果發現,神田三郎的綜合成績名列第二,隻因電子計算機出了故障,把分數和名次排錯了,導致神田三郎落選。鬆下立即吩咐糾正錯誤,給神田三郎發錄用通知書。第二天鬆下先生卻得到一個驚人的消息:神田三郎因沒有被錄取而一下自卑起來,於是跳樓自殺了。
聽到這一消息,鬆下沉默了好長時間,一位助手在旁也自言自語:"多可惜,這麼一位有才幹的青年,我們沒有錄取他。"
"不",鬆下搖搖頭說,"幸虧我們公司沒有錄用他。意誌如此不堅強的人是幹不成大事的。"
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因為求職未被錄取而拿死亡來解脫自卑的情緒,是非常可惜的。成功根源於堅韌不拔的意誌,這正是有些自卑者所缺少的。當我們看到鮮花和榮譽環繞之下的成功之士時,不要僅僅將其歸功於機遇與環境,應當牢記:意誌是克服自卑的墊腳石。
*忌諱多疑
人生永遠不會等待弱者。等待的結果隻有放棄或死亡。
兩人結伴橫過沙漠,水喝完了,其中一個中暑生病,不能行動。剩下這個健康而又饑餓的人對同伴說:"好吧,你在這裏等著,我去尋找水源。"他把手槍塞在同伴的手裏說:"槍裏有五顆子彈,記住,三個小時後,每小時對空鳴槍一聲,槍聲指引我,我會找到正確的方向,然後與你會合。"
兩人分手,一個充滿信心地去找飲水,一個滿腹狐疑地臥在沙漠裏等待。他看表,按時鳴槍。除了自己以外,他很難相信還會有人聽見槍聲。他的恐懼加深,認為那同伴找水失敗,中途渴死。不久,又相信同伴找到水,棄他而去,不再回來。
到應該擊發第五槍的時候,這人悲憤地思量:"這是最後一顆子彈了,夥伴早已聽不見我的槍聲,等到這顆子彈用過之後,我還有什麼依靠呢?我隻有等死而已。而且,在一息尚存之際,兀鷹會啄瞎我的眼睛,那是多麼痛苦,還不如......"他用槍口對準自己的太陽穴,再扣扳機。
可是不久,那提著滿壺清水的同伴領著一隊駱駝商旅循聲而至。他所找到的是一具屍體。
最後的一槍是作為信號引導同伴,還是射向自己的腦袋,取決於你是否信任別人。
*信念堅定,斷然前行
瓦倫達是美國一個著名的高空走鋼索表演者,在一次重大的表演中,不幸失足身亡。他的妻子事後說,我知道這一次一定會出事,因為他上場前總是不停地說,這次太重要了,不能失敗,絕不能失敗;而以前每次成功的表演,他隻想著走鋼索這件事本身,而不去管這件事可能帶來的一切。後來,人們就把專心致誌於做事本身而不去管這件事的意義,不患得患失的心態,叫做"瓦倫達心態"。
美國斯坦福大學的一項研究也表明,人大腦裏的某一圖象會像實際情況那樣刺激人的神經係統。比如當一個高爾夫球手擊球前一再告訴自己"不要把球打進水裏"的情景,他的大腦裏往往就會出現"球掉進水裏"的情景,而結果往往事與願違,這時間球大多都會掉進水裏。這項研究從另一個方麵證實了瓦倫達心態。
有些時候,一旦迅速進入行動狀態後,就來不及多想,逼上梁山,背水一戰,隻有一條路走到黑,這樣反而容易成功。
*要有不屈的鬥誌
67歲的愛迪生能夠從災難中找出"價值",從頭再來,這種樂觀的態度,豁達的胸懷,不屈的鬥誌真讓人敬佩,願我們能從他身上學到些什麼。
1914年12月,大發明家托馬斯·愛迪生的實驗室在一場大火中化為灰燼。損失超過200萬美金,但事前卻隻投了23.8萬的保險,因為實驗室是鋼筋混凝土結構,按理說應是防火的。那個晚上,愛迪生一生的心血成果在蔚為壯觀的大火中付之一炬了。
"我真為他難過,"查裏斯後來寫道,"他都67歲--不再年輕了--可眼下這一切都付諸東流了。他看到我就嚷道:'查裏斯,你母親去哪兒了?去,快去把她找來,她這輩子恐怕再也見不著這樣的場麵了。'"第二天早上,愛迪生看著一片廢墟說道:"災難自有它的價值,瞧,這不,我們以前所有的謬誤過失都給大火燒了個一幹二淨,感謝上帝,這下我們又可以從頭再來了。"
火災剛過去三個星期,愛迪生就開始著手推出他的第一部留聲機。
正像歌詞中唱到的那樣:"有多少愛可以重來,......"人生本來就是在重複著一個個失敗,成功......隻有從不屈的鬥誌中你才能感覺到那不是重複,那是在超越!*忙裏可以偷閑
一個要知進能退,要懂得拒絕,有些事情是不是值得為它去拚命,如果不值得,幹脆就放掉,另起爐灶。即使遇到一些推不掉的事,自己沒有辦法解決,就去尋求外援,集思廣益,找別人一起分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