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中小企業的資源配置案例及分析 第20章 案例:資產重組,多方融資--魯北化工盤活存量資產
〔案例介紹〕
魯北化工地處山東省無棣縣境內的鹽堿荒灘上,可以說環境條件極其艱苦。其前身是無棣縣的一個縣屬科技實驗小廠。當時隻有8名職工,40萬元的試驗經費,20年來,成功地發明了32項重大科技成果,取得了12項專利發明,其中2項發明專利國內獨一無二。可以說,魯北化工的所有車間生產線都是建立在自己的發明專利基礎上。低成本、高科技含量,是其產品生產的顯著特點。目前,占有公司近一半產值的是"3萬噸磷銨、4萬噸磷石膏製硫酸聯產6萬噸水泥"生產模式(簡稱"三、四、六"模式)和海水資源綜合利用的"一水多用"模式。
魯北化工的資產重組活動最早可以追溯到80年代中期。10多年來,從兼並5家倒閉企業到組建上市公司,再到探討具有魯北特色的租賃、托管模式,以資產連接為紐帶,以兼並聯合為重點,正確處理以強帶弱和強強聯合的關係,區域聯合和跨區域聯合的關係,從而全麵實現了魯北化工的優勢膨脹戰略。
1.率先兼並5家倒閉企業組建全區首家企業集團
1984年,中國的城市經濟體製改革才剛剛展開,具有超前意識的魯北化工(當時企業名稱為無棣縣硫酸廠)率先兼並縣屬國有企業無棣縣磷肥廠;其後不久,又在1987年、1988年、1990年,連續兼並了無棣縣水泥廠、無棣縣印刷廠、無棣縣運輸公司、埕口窯廠4家企業,在兼並這5家企業的基礎上,組建了濱洲地區第一家大型企業集團。由於當時企業兼並還不規範,魯北化工對目標企業的兼並采取由縣政府出麵的行政劃撥方式,劃撥以後,魯北化工接受目標企業的全部債權、全體員工,承擔一切債務。這5家企業均屬倒閉企業,魯北化工兼並它們以後,對它們進行了徹底改造。通過兼並實現了優勢互補,盤活了大量閑置資產,使魯北化工的發展上了一個大台階。
2.租賃設立河北省沙河市魯北化工有限責任公司
魯北化工於1996年年初以租賃經營的方式設立了河北省沙河市魯北化工有限責任公司。目標企業沙河市磷銨總廠,是河北省沙河市一家中型國有企業,資產8000多萬,資產負債率高達90%以上,已半停產、停產3年之久,經河北省沙河市經委(受沙河市政府委托)與魯北化工反複談判,達成租賃經營協定:①承租期為8年,1996年為試租期。試租期租賃費150萬元,承租期內年租賃費300萬元;②魯北化工租賃該企業後為獨立法人,重新進行法人登記和銀行開戶,法人名稱為"河北省沙河市魯北化工有限責任公司";③合同生效後,魯北化工派出人員負責工廠的全麵經營管理,在按期按量交納租賃費後,有權獨立支配所取得的全部收益;④合同期滿後,魯北化工的投入和提取的折舊總額在保證磷銨總廠資產增值6%以外的部分計算為乙方(指魯北化工)的投入,對該部分投入,魯北化工擁有處置權,可采取退出資產、折價轉讓、入股等形式;⑤磷銨總廠租賃前原有的債權債務及遺留問題,魯北化工概不負責;在租賃期間發生的債權債務由魯北化工負責。合同簽訂後,魯北化工於1996年4月派駐80名生產經營技術骨幹對原生產裝置進行改造挖潛,2個月便複產運營,大大超出了設計生產能力。
3.探索對濱洲渤海化肥廠實施先托管後兼並的模式
濱洲渤海化肥廠是區屬國有企業,資產負債率高達130%,資不抵債、扭虧無望,為此,根據濱洲行署的指示,魯北化工對渤海化肥廠進行托管。在某種意義上,這種托管帶有行政撮合的性質。由於渤海化肥廠曆史包袱沉重,負債率高,地委行署給予了一定的優惠政策:①1996年後三個月,對企業原有貸款,各有關銀行、信用社是記息不收息;而且爭取得到上級行同意,實行減免息或掛賬停息;②國稅、地稅部門1996年後三個月對企業暫緩征收稅款;③中醇工藝改造項目所需資金,力爭通過銀行貸款解決等。雖然是在行政力量支配下托管渤海化肥廠的,但魯北化工還是盡最大努力對渤海化肥廠進行整改,除了派出骨幹技術人員進駐該廠以外,還投資近2000萬元使2.5萬噸合成氨、10萬噸碳氨裝置滿負荷生產,產品質量、成本已達到曆史最好水平。企業生產經營步入健康發展的軌道。目前,魯北化工正在研究對渤海化肥廠的兼並方案。4.技術入股組建廣夏魯北化工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