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精通說話之道是讚美的前提(2 / 3)

角度的改變,使他的說服能力大大地增強了,使說服者與被說服者之間的關係變得不是對立而是協調的了。

3將批評寓於真誠的讚揚中,用先揚後抑的方法,使對方心悅誠服地接受批評。

期末考試結束時,兒子強強的成績還不錯,就是物理考糟了。父母把兒子叫到麵前:"強強,你這次成績進步了,我們很高興。而且,如果你繼續努力下的話,下次物理一定會考得跟其他科目一樣好。"

強強愉快地接受了這番讚揚,而且意識到下學期要在物理課學習上加把勁趕上去。

試想,如果父母換一種說法,其效果又如何呢?"你這次成績進步了,我們很高興。但是,你如何加強一下物理就更好了。"這下就糟了,強強在聽到"但是"兩個字後,很可能會懷疑原來的表揚之辭不過是批評的前奏,而由此產生抵觸情緒。

4搶占一個使你有廣闊的讓步餘地的位置,是至關重要的。如果你一開始就把自己放在不能後退的界限上,那來,你就失去了通過自己的讓步來緩解對方的有力武器。

有個聰明的女孩,試圖說服父親同意她與同學出去旅遊。她開始死纏著父親說要去遙遠的海南島,父親不答應;她假裝不高興之後,又求父親讓她去廣州,父親也斷然拒絕了;於是她再降格讓父親答應她去福州、廈門,父親也為難地說跑這麼遠,他不放心;最後,她請示父親答應她去離家較近的杭州去玩,父親不好意思第四次拒絕她,終於答應了。其實,她的未來目標就是杭州。

5仔細思考對方的內在需求,並且將這種需求與自己希望說服對方的話題之間建立起一種聯係。

一家銀行的信貸員,在向一家慣於拖欠貸款的企業催還外彙貸款時,巧妙地將一條"重要信息"帶給該企業:在國際外彙市場上,美元與日元的比價將可能下跌。而這家企業恰恰是通過收回日元貸款再折成美元償還銀行美元貸款的,拖欠貸款意味著企業的還貸量要大大增加。於是,根本不必信貸員催促,企業馬上設法償還了貸款。而事實上,這種美元與日元的彙率變化僅是一種估計而已。這一估測,由銀行人員說出來,自然有了權威性,也自然輕而易舉地改變了雙方的地位,從而不費力氣地說服了對方。

6在人際交往中,情感的影響力,往往比觀點的影響力更加強烈,在說服他人時,帶有感情與沒有感情有天壤之別。比如做廣告,本身就是一個說服公眾的過程。"奔馳千裏,野外一宿"畫麵,那種浪漫、野性,充滿活力的情感的渲染,說服力就遠比那些機械的描述商品質量性能結構的理性化廣告要強得多了。心理學家們經過研究認為,兩個人相處時,得到關於對方的信息,大部分來自眼神,麵部表情,音調、姿勢,而隻有一小部分來自語言本身。我們往往把說服僅僅視作為一種語言過程。這是很片麵的,它應該是一個綜合性的情感傳輸過程。

7在說服他人時,尋找權威作為媒介,也是極其有效的辦法。權威的影子,權威的代表無處不在:名領導、偉人、專家、學者、書籍等,甚至參考材料、幻燈片、模型、錄音帶、錄像片、報刊、雜誌、名人名言等等,運用這些帶有多多少少的權威感覺的媒介物越多,你的說服力就越強、越可信。正如一個西方公關專家所說,一本書上鉛印著的一段話比一批手寫的便條更具權威性;《紐約時報》的報道比地方的報紙更顯得重要。書上的話可能完全錯了,《紐約時報》的報道也可能缺乏智慧,但無論如何,具有權威性的媒介物還是管用的。

說服他人的方法還很多,隻要在與人交往中注意觀察和總結積累,一定能成為一個運用說服技巧高明,能輕易說服他人同意自己觀點的"說服專家"。

三、說話切忌"一根腸子通屁眼"

在現實生活中,雖然常常都是有一說一,有二說二的,無須曲裏拐彎地雲山霧海一番,但在與人交往時,有時為了避免傷害他人,為了更好地讚美他人或是為了得到別人的幫助等等之時,都必須將要表達之意寓於其他話瓊中,而不能做所謂的"直腸子",快人快語,結果事情搞砸的也快。

陳毅同誌當外長時曾主持過一次談國際形勢的記者招待會。會上陳毅談到了美製U-2型高空偵察機騷擾我領空的事情,並對此表示了極大的憤慨。有個外國記者趁機問道:"外長先生,聽說中國打下了這架偵察機,請問裏用什麼武器打下的?是導彈嗎?"隻見陳毅用手作了一個用力往上捅的動作,說:"我們是用竹竿子捅下來了。"與會者無不捧腹大笑,那個記者也知趣地不再追問了。

竹竿子能捅下高空偵察機嗎?陳毅同誌回答的顯然是一句錯話。但卻錯得極妙!試想,除此之外,還有什麼更好的回答方式呢?如實相告,就會泄露我國的核心機密,當然不行;但按一般方法說"無可奉告",地使會議氣氛過於板滯、凝重,而"是用竹竿子捅的"這句錯話,卻聽起來煞有介事,既維護了國家機密,又造成了幽默輕鬆的談話氣氛,真是一舉兩得一箭雙雕,怎能不叫人拍手叫絕!

可見,在特定語言環境中,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煩,將真話變為錯話,曲折地說出來,往往能以意想不到的好結果。

生活中常有這樣的事,當有人求自己幫忙,但卻實在是辦不到,此時若直言拒絕,一定會使對方難堪或傷害對方,那麼該怎麼辦呢?

有一次,林肯在某個報紙編輯大會上發言,指出自己不是一個編輯,所以他出席這次會議,是很不相稱的。為了說明他最好不出席這次會議的理由,他給大家講了一個小故事:

"有一次,我在森林中遇到了一個騎馬的婦女,我停下來讓路,可是她也停了下來,目不轉睛地盯著我的麵孔看。"

"她說:'我現在才相信你是我見到過的最醜的人!'"

"我說:'你大概講對了,但是我又有什麼辦法呢?'"

"她說:'當然你已生就這副醜相是沒有辦法改變的,但你還是可以呆在家裏不要出來嘛!'"

大家為林肯幽默的自嘲而啞然失笑。林肯在這裏巧妙地運用了自嘲來表達自己的拒絕意圖。既沒讓人難堪,還在愉快的氛圍中領悟到林肯的意圖。

有時候為了避免直言相告,還可巧妙地尋找借口來為自己解圍或是保全他人的麵子。

舞會上別人邀你,你內心實在不想跟他跳,可說:"我累了,想休息一下。"既達到謝絕目的,又不傷別人的自尊心。

別人與你相約同去參加某一活動,但屆時你忘記了;或過後生悔,未去赴約。直說出原因,將會影響別人對自己的信任,也是對他人的不尊重。一般情況下,失約的可能原因有身體不適、家中有事、客人來訪等,你可挑選較合情理的一種,作為事後的解釋。

為了避免直言,運用各種暗示,以含畜、隱晦的方法地向對方發出某種寓著自己真實想法、態度的信息,以此來影響對方的心理,使對方明白自己的心意,這也不失為一個妙招。

一次,某鄉黨委為了加強機關幹部管理,在工作考勤等方麵作了一係列規定。決定由曾在鄉屬企業擔任過多年負責人,不久前剛調到機關任傳達工作的一位老同誌負責考勤登記。這位老同誌認為這項工作易得罪人,不願意幹。說自己過去就是因為辦事太認真,得罪了不少人,正在吸取"教訓"。

聽了他的話,鄉黨委書記委婉地講了一個故事:某電影導演,為拍部片子四處尋找合適的演員。一天,發現了一個合適的人選,便通知他準備試鏡頭。這個人十分高興,理了發換上新衣,對著鏡子左照右看,總感到自己的兩顆"吠牙"式的牙齒不好看,於是到醫院把牙齒拔掉了。後來,當他興致勃勃地去報到時,導演一見到他就很失望地說:"對不起,你身上最珍貴的東西,被你自己當缺陷給毀掉了,我們的影片已不再需要你了。"

故事講完後,這位老同誌懂得了"堅持原則,辦事認真"正是自己最好的品質,於是他愉快地接受了任務。

在與人交談中,慷慨激昂,鋒芒外露,固然是一種本事,但細語聲聲,婉言相告,也是必不缺的一種本事。要學會"饒",正所謂"曲經通幽",輪船正是善於"饒",才能避開險灘暗礁,一帆風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