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高科技成為新經濟的發動機(續) 第十三章 製度創新
製度創新是企業發展的基礎,是企業各種創新的前提,同時也是實現一個企業不斷創新的保障。沒有一個不斷創新的企業製度,企業的其他創新活動就不會是有效的,也不會是持久的。
首先,適時的製度創新能夠使企業"趨利避害"、"起死回生"。企業的外部環境總處於不斷發展變化之中,隨著世界經濟一體化、網絡化格局的形成,企業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為開放,企業隻有和外界保持良好的關係,才能經久不衰,站在發展的前沿。
其次,製度創新是搞好企業各種管理的基礎。企業製度從廣義上講就是管理的製度化,管理本身便是強製性和藝術性的統一,"寬嚴相濟"是搞好管理最根本的辦法。
再者,製度創新是技術創新、市場創新、產品創新的基礎。目前,我們結束了短缺經濟時代步入了競爭時代,其特點便是創新已成為企業的生存之本,尤其是隨著我國的對外開放腳步的加快,大型跨國公司不請自來,在這場角逐和較量之中,誰勝誰負關鍵在於創新。所以,我國企業必須在經曆了"生產型管理"和"經營型管理"的轉型後,適時轉向"創新型管理"。形成有效的創新機製,將創新體現於企業製度當中,更好地發揮投資者。經營者、生產者甚至消費者創新的積極性。
最後,新經濟時代,關鍵是人才的競爭,而發揮人才積極性的關鍵在於製度創新。告別了資源經濟時代,智力資源作為經濟發展中的第一戰略資源,其作用比以往任何時代更為突出,知識經濟致力於通過智力資源開發來創造新財富,逐步代替工業經濟的命脈--已經短缺的自然資源。例如信息科學技術的計算機芯片來自石頭,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科學技術的受控熱核聚變原料來自水中的氫。與此同時,對於稀缺自然資源可以通過知識和智力進行科學、合理、綜合、集約配置。所有這些,都需要對知識和智力資源開發和利用。然而,智力本身又不會獨立存在,而是存在於勞動者的大腦之中。人作為有感情的社會性動物,其情緒對智力的發揮具有極大的影響。如何發揮其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歸根到底要通過製度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