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信息的特性與作用(1 / 3)

第一卷 信息經濟概況 第一章 信息的特性與作用

當今世界,信息經濟和信息產業飛速發展,信息資源已成為現代經濟活動中最重要的因素。信息,作為客觀世界的三大要素之一,正越來越多地受到人們的重視,尤其在社會政治、文化、經濟日益信息化的趨勢下,其作用更加顯著,信息已然成為比物質和能源更為重要的資源。信息,之所以受到人們的極大青睞,得到社會的普遍注目和廣泛利用;信息經濟之所以能夠快速增長,成為當代社會中最活躍的經濟;信息產業,之所以成為各國競相發展、大力扶持的支柱產業,其根本原因何在?

毫無疑問,關鍵在於信息本身具有重要的價值和重要特性,以及建立在這些特性上的對人類社會生存和發展、對人類文明和知識構建的重要作用。信息商品具有使自身價值得到實現、使經濟活動增值的重要功能。在現代社會裏,信息是人類認識擴展、知識增長、經濟繁榮的催化劑,是人類社會不斷發展的最根本的前提。

一、信息的根本特性

信息是客觀事物運動狀態和存在方式的反映,信息的產生源於事物運動變化過程中形成的差異,它是人類認識客觀事物的前提和基礎。

信息一般具有以下特性:

(一)普遍性和客觀性

世界是物質的,物質是運動的,運動的物質既產生也攜帶信息。無論是自然界還是人類社會,對客觀物質世界間接和概括反映的人類思維都處於永恒的運動之中,因而信息是普遍存在的。由於宇宙空間的事物是無限豐富的,所以它們所產生的信息也必然是無限量的。誠然,由於人類在一定曆史階段認識領域的有限性,在此階段獲得的信息也隻能是有限的,但並不能由此否認信息資源的無限性。人類所獲得的信息總量與人類認識能力有關,隨著人類認識能力的不斷提高,人類不僅能增加其獲得的信息量,更為重要的是,他們可以更加深入地揭示信息本身的內在規律。

同時,普遍存在著的信息又是客觀的。客觀世界的一切事物都在不斷地運動變化著,並表現出不同的特征和差異。這些特征變化就是客觀實在,並通過各種各樣的信息反映出來。從有人類存在以前直至今天,人類及人類以外的各種生物就利用著客觀存在的大自然中無窮無盡的信息資源。信息的客觀性還表現為它是以物質的客觀存在為前提的,即使是主觀信息,如決策、判斷、指令、計劃等,也有它的客觀實際背景,並受客觀實踐的檢驗。

(二)可知性和可度量性

信息,作為人的認識的結果,是人的大腦關於客觀事物運動狀態和方式的再現,毫無疑問,它是可以由事物的其它運動形式呈現出來的,如口頭表達、書麵表達等;它也可以是由人腦這種特殊物質的其它運動形式再現的,如大腦的存貯記憶等。而這種再現的物質屬性是可知的,可以被識別和認識。

信息也是可以度量的。信息論的創始人申農(C.Shannon),舍去事件發生的時間、地點、內容以及人的情感等因素,隻考慮事件發生的狀態數目及每種狀態發生的可能性大小,給出用以度量信息的熵函數,這是信息度量最基本的一種方法。雖然這種信息度量的方法有其局限性及其適用的條件和環境,但信息論、信息科學的發展也正是以此為起點,並在發展過程中不斷改進和創新信息的度量方法,擴大度量信息的範圍和層次。

(三)可轉換性和可傳遞性

任何信息都是以某種物質的特定運動形式表現出來的。所以,信息必須依附於物質載體而存在,但這種依附性也具有一定的相對性,同種意義的信息可以通過不同的物質載體表現,不同種意義的信息也可以由同一種物質載體來表現。信息在變換載體時的不變性,使得信息可以從一種形態轉換為另一種形態。如物質信息可以轉換為語言、文學、數據、圖像等形式,也可轉換為計算機代碼、電訊信號等。由此可知,信息對於載體的可選擇性使得如今的信息傳遞不僅可以在傳播方式上加以選擇,而且在傳遞時間和空間上提供了極大的方便,並使得人類開發和利用信息資源的各項技術的實現成為可能。

任何信息隻有從信源出發,經過信息載體傳遞才能被信宿接收並進行處理和利用。所謂信息的運動過程,就是信息的傳遞與反饋過程。因此,信息的獲取必須依賴於信息的傳遞。信息在時間上的傳遞通常被稱為信息的存貯。信息的傳遞是同物質和能量的傳遞相關的,其傳遞過程中必將伴有一定的物質及其運動的傳遞或變換、能量的傳遞或能量形式的變換。同時,信息的傳遞並不是被動地依賴於物質及其運動間的相互反映,尤其是人類進行信息交流、傳遞的時候,可根據自己的目的選擇適當的物質載體及其運動形式。

另一方麵,人們要換取信息必順依賴於社會信息的傳遞。人與人之間信息傳遞一般依賴語言、文字、表情、動作,社會信息的傳遞則通過報紙、雜誌、文件等,隨著現代通信技術的發展,信息可以通過電話、電報、廣播、通信衛星等通信手段進行傳遞。在現代化大生產條件下,個體的、自發的信息交流形式,已遠遠不能適應經濟發展的要求,因而社會信息的傳遞,應通過宏觀信息網絡係統有計劃、有組織、連續不斷地進行。

(四)超前性和滯後性

一般說來,人們對於事物運動狀態和方式的認識,即有關事物的信息,總是產生在事實之後。先有了事實,而後才有認識,才可能有信息,信息再快,也有滯後性。即使大腦,它在獲取一定信息的基礎上,經過思維,產生新的思想,發出指令並最終表現在行動上也需要一個過程,思想和指令是在思維之後,而關於行動的信息又在行動之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