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引文分析方法應用舉例(2 / 3)

(四)引文的語種

引文語種分布是測度期刊作者利用國外文獻和該刊信息吸收能力的指標。

在14755篇引文中,引用英文文獻為7403篇,占全部引文的 50. 17%:引自中文文獻為 7186篇,占 48. 70%;引自其它語種文獻(包括日文、俄文和德文) 166篇,占1.13%(見表5-4)。在10種期刊中,《環境化學》英文引文比例(65.85%)最高,《環境科學與技術》中文引文比例(68.40%)最高。

從表5-4看出:①在我國環境科學研究中,英文是最常用的一種外語,其次為中文。②日文、俄文和德文的文獻引用較少,僅占1.13%,與世界上這些語種文獻占23.00%之間存在較大距離。說明我國環境科學研究者中掌握日文、俄文和德文的人太少,或者與有關部門這些文種的文獻數量不足有關。

(五)引文的年代

從時間角度對引文的分布規律進行研究是引文分析的重要內容之一。它可以反映出被引用文獻的出版、傳播和利用情況,特別是在文獻老化和科技史的研究中,引文年代分布的分析更是一種廣泛而有效的科學方法。從表5-5可以看出:

1.最大引文年限:最大引文年限反映了文獻最活躍,最有生命力的時期。10種期刊的引文頻次,中文在有關文獻發表後第5年達到最大值,外文在有關文獻發表後第9年其利用率達到最大值。中外文引文年限分布呈現集中與離散兩個特征。即當年值低,中文4~5年後,外文7~9年後達到高值,然後逐漸減少。

表5-5 10種期刊中外文引文年限等情況統計

從表5-5還可以看出,中文近6年內發表的文獻被引頻率達到46.90%,前12年內發表的文獻被引頻率達到90. 50%。從而推測出中文環境科學期刊的使用期限在 12年左右。外文近10年內發表的文獻被引頻率達47.9%,前22年內發表的文獻被引頻率達到90.7%。從而推測出外文環境科學期刊的使用期限在22年左右。

2,半衰期:半衰期是指現在正被利用的某學科文獻中,50%的近期文獻的出版年限。它反映某一學科專業發展的興衰以及學科專業期刊論文的使用壽命。從表5-5看出,10種環境科學中文期刊的半衰期為 6. 3年,外文為 10. 4年,比表5-6有關學科中文期刊半衰期要長。

表5-6有關學科中文期刊半衰期

(六)引文期刊分布

通過對引文期刊分布特征的分析,能夠獲得環境科學的核心期刊。9849篇期刊引文共來自274種中文期刊(不包括中文期刊),其中引用中文環境科學期刊70種、被引用次數大於50次的環境科學期刊共10種,約占全部被引中文期刊內3.7%,而這10種期刊總共被引次數則達到1683次,占全部被引期刊被引次數的17%(見表5-7)。

可見這10種期刊對我國環境科學研究者的祈究活動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它們是我國環境科學的核心期刊。

(七)期刊自引率

期刊論文引用本刊已發生的文獻與該刊全部引文之比,稱為期刊自引率。10種期刊自引率見表5-8。從表5-8看出,《海洋環境科學》自引率( 8. 06%)最高,其次為《中國環境科學》(5.4%)。其它8種期刊自引率相對偏少。 10種期刊自引率平均為3.85%,這與自然科學中大部分學科的期刊自引率5%~10%相比要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