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專家調查法(1 / 2)

第四卷 信息計量學方法 第九章 專家調查法

專家調查法或稱專家評估法,是以專家作為索取信息的對象,依靠專家的知識和經驗,由專家通過調查研究對問題作出判斷、評估和預測的一種方法。

專家調查法應用廣泛,多年來信息研究機構采用專家個人調查法和會議調查完成了許多信息研究報告,為政府部門和企業經營單位決策提供了重要依據。

60年代中期,國外許多政府機構和公司企業熱衷於建立電子計算機數據處理係統,但是,實踐表明,利用專家頭腦的直觀判斷仍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專家的作用和經驗是電子計算機無法完全取代的。在許多情況下,隻有依靠專家才能作出判斷和評估。

在下列3種典型情況下,利用專家的知識和經驗是有效的,也是唯一可選用的調查方法。

數據缺乏:數據是各種定量研究的基礎。然而,有時數據不足,或數據不能反映真實情況,或采集數據的時間過長,或者付出的代價過高,因而無法采用定量方法。

新技術評估:對於一些嶄新的科學技術,在沒有或缺乏數據的條件下,專家的判斷往往是唯一的評價根據。

非技術因素起主要作用:當決策的問題超出了技術和經濟範圍而涉及到生態環境、公眾輿論以致政治因素時,這些非技術因素的重要性往往超過技術本身的發展因素,因而過去的數據和技術因素就處於次要地位,在這種情況下,隻有依靠專家才能作出判斷。

此外,由於原始信息量極大,決策涉及的相關因素(技術、政治、經濟、環境、心理、文化傳統等等)過多,計算機處理這樣大的信息量,費用很高。這時,從費用效果考慮,也應采用專家調查法。

一、專家個人調查法

顧名思義,專家個人調查法是由專家個人進行調查、分析和判斷的方法。這是一種由來已久的調查研究方法,科技專家為了科技探索選取課題、開發應用等自身研究的需要,通常對本科技術領域及相關領域進行調查,以了解現狀和發展趨勢,這種調查是自發進行的。

信息研究人員大多是應某一部門、團體或企業的要求和委托而開展調查研究的。自建立信息機構以來,各級信息研究所為領導部門決策服務進行的調查研究多數是由信息學專家個人完成的,因而信息所采用專家個人調查法最多且是經驗豐富的部門。信息學專家個人調查的成果主要是信息研究報告,如航天信息所編印的《航天情報研究報告係列文集》、兵器信息所編印的《兵工情報研究報告》等,其中絕大部分是信息研究人員個人調查研究的成果。

專家個人調查,作為一種供選擇的方法,它的優點是:

1.可以充分利用專家個人的知識和經驗,最大限度地發揮專家個人的創造能力;

2.不受外界影響,沒有心理壓力,這種影響在專家會議上通常是較明顯的;

3.組織工作簡單,調研費用很少,因而簡便易行。

由於這種方法對某些問題可以作出有效的分析和判斷,又簡便易行,因而在沒有條件使用或不必要使用其他方法的情況下,專家個人調查法往往被認為是能較快獲得研究結果的方法。1975年國外有人對世界許多國家使用的預測方法進行過調查,專家個人調查在各種預測方法中使用的比例,分別為8.7%(機構使用的方法中)和8.2%(個人使用的方法中)。

部門、團體和企業需要了解某項新技術、新產品、新工藝的現狀和發展趨勢時,最適宜采用專家個人調查法,由調查者寫出綜述或評述,提供所需要的信息;領導機關為了製訂規劃、方案論證、技術引進等多方麵的需要,可把由專家個人撰寫的信息研究報告,作為決策的參考和依據;專家個人調查還可為專家會議提供背景材料。當專家們對某項技術、某個方案存在較大分歧時,科研領導機關有時在召開專家會議進行調查之前,選擇意見不同的、有代表性的若幹專家,分別提出幾個調查報告供會議討論,這種作法經常能收到較好的效果。

專家個人進行調查,由於個人的知識麵、知識深度、工作經驗,以及占有的信息,很難滿足調查所要求的全麵性;此外,還可能受專家個人興趣的影響,難免產生片麵性。有時由專家個人作出的直觀性判斷,其他人難以審查其正確與否。這些缺點是專家個人調查法難以避免的。

二、專家小組討論法

參加專家小組討論會的專家一般來自某一專門領域,例如科技術領域、經濟領域、軍事領域等。這種不跨領域的特點正是專家小組討論法與智囊團式討論法的一個重要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