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預測方法(1 / 3)

第四卷 信息計量學方法 第十二章 預測方法

預測是科學決策和現代管理的基礎,也是信息研究的重要內容。在很多情況下,科學預測與信息預測是密不可分的,因此,很大一部分所謂預測方法,也是信息研究的常用方法。

預測方法雖然很多,但截至目前為止,還沒有一個統一的、普遍適用的分類體係。大體說來,可以將預測方法分為技術方法和定量方法兩大類。預測的技術方法就是我們經常說的專家評估法或者直觀判斷法,這種方法的預測精度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預測者(專家)的技術和技巧。這種方法通常稱為定性方法。然而現今以專家評估為基礎的技術方法,是在定性分析基礎上,以打分等方式作出定量評估,預測結果是具有統計特性的。預測的技術方法主要適用於宏觀戰略預測,當然也可以從事微觀戰術預測。技術方法主要包括:專家會議、交叉影響、目標預測、抽樣調查和曆史類推等。

預測的定量方法主要是利用原始數據,借助數學手段,建立數學模型從事預測。其預測精度和可靠性,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數據的準確性和方法的科學性。預測的定性方法包括:移動平均、指數平滑、回歸分析、趨勢外推、投入產出模型等。

對於信息研究中的預測方法,這裏隻介紹德爾菲法。

德爾菲法(又可音譯為特爾斐法)又可稱為專家集體預測法,是美國蘭德公司於1964年創造的一種科學預測方法。德爾菲(Delphi)是古希臘傳說中的神諭之地,城中有座阿波羅神殿,可以預卜未來。這裏借用此名,表示一種預測方法。這個方法是在預測領導小組的主持下,就某個科學技術課題向有關專家發出征詢意見的調查表,通過匿名函詢的辦法請專家們提出看法或進行論證,然後由領導小組彙總整理,把整理結果作為參考意見再發給這些專家,供進一步分析判斷,提出新的論證。如此多次反複,按意見收集情況作出預測。30多年來,德爾菲法已成為一種廣為使用的預測方法。它是根據專家的經驗和知識用直觀方法作出的一種預測,這對以非連續性變化事件為對象的預測(如過去沒有足夠信息或相關因素比較複雜的技術領域,事件的發展主要取決於科技政策和主觀能動性的領域等)較為有效。所以,在製訂長遠規劃這類工作中,它是決策者的重要工具。

(一)德爾菲法的基本程序

1.確定預測目標。常常是影響大而且意見分歧的課題,可用於技術預測和技術市場預測。

2.選擇被調查的對象。由於是通過專家對未來事件作出概率估計,所以專家的選擇直接影響預測的成敗。對專家的主要要求有:專家的代表麵應廣泛,通常包括技術專家、管理專家、信息專家和高層決策人員;專家群眾的權威程度要高,即使沒有高級職稱,但是長期接觸、熟悉所調查的問題,亦可稱為專家。在選擇專家時,要嚴格專家的推薦和審定程序,審定的主要內容是了解專家對預測目標的熟悉程度和是否有時間參加預測的全過程。專家小組一般以20~50人為宜,大型預測可達100人。

3.設計評估意見征詢表。表格要簡明扼要,設計得好的表格,通常能使專家的主要精力放在思考決斷上,而應答填表的時間並不長。填表的方式要簡單,對事件進行評估時,盡可能讓專家用數字和英文字母表達自己的意見,而不必填寫很多文字,填表時間一般應控製在2~4小時左右。

4.專家征詢和輪間信息反饋。經典的德爾菲法一般分3~4輪征詢,第一輪是事件征詢,發給專家的征詢表格隻提出預測目標,由專家提出應預測的事件。專家回函後,組織者經篩選、分類,歸納和整理,用精確的技術語言製訂事件一覽表,作為第二輪征詢表發給專家。第二輪是事件評估,專家對第二輪表格中的每個事件作出評價。評價的主要內容包括時間預測、方案擇優、決策評價和資金分配比例等。第二論征詢表收回後立即進行統計,求出專家總體意見的概率分布,連同第三輪征詢表一起反饋給專家。第三輪是輪間信息反饋與再征詢,專家填表時,可根據總體意見的傾向(以均值表示)和分散程度(以方差表示)重新評估,可修正自己前一輪的評估意見。一般經過三輪的征詢和信息反饋,專家的意見逐次收斂。第四輪一般將落選的意見(即少數人的意見)整理成征詢表反饋給專家,再給予一次評估的機會,有時會出現落選的意見重新獲得多數讚同的現象。四輪證詢結束後,將收斂程度高的意見用數理統計的方法整理出來,寫出預測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