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信息計量學方法 第十一章 觀察方法
一、觀察方法的定義
觀察方法是通過人們的感官或儀器,有目的有計劃地對自然狀態下的客觀事物進行係統考察和描述的一種研究方法。它是人類最早使用的和最基本的研究方法之一。在科學方法論中,觀察法屬於獲取感性知識和材料的方法。觀察法是一種基礎性的方法。
觀察法分為直接觀察法和間接觀察法。直接觀察指用感官直接感知對象;間接觀察則指感官通過儀器設備觀測對象。在人類認識自然的曆史上,伴隨著人類生產活動的進行,產生了直接觀察法,而間接觀察法則是在人類可以製造儀器之後產生的。隨著資本主義工業的產生和發展,也產生和發展了越來越先進的儀器設備,從而發展了以儀器設備延伸或代替感官對自然現象進行觀察測量的間接觀察方法,並極大地提高了觀察的深度、廣度和精度,形成了科學的觀察方法。在現代,任何科學觀察都是定性觀察與定量觀察的結合,並以定量觀察為主。觀察方法在實驗方法尚未形成之前,是科學研究的主要方法。
二、觀察方法的實施過程
觀察方法的實施過程,一般可以分為以下幾個階段。
1.觀察準備。根據觀察的目的,確定觀察對象,選擇觀察方式,準備觀察用品,提出問題,擬定觀察計劃。
2. 觀察階段。采用直接觀察法或間接觀察法進行實際觀察,應該注意觀察的嚴肅性,嚴格按觀察程序進行。
3.記錄觀察結果。在觀察過程中,或在觀察之後,做觀察記錄,如速記、卡片、記錄、日誌、聲象記錄等,並對觀察記錄進行檢查。
4.寫觀察報告。最後,要對觀察活動進行分析總結,寫出報告。報告的內容大體包括:觀察的時間、地點、對象,觀察方法,觀察過程以及對觀察者的特性分析,對被觀察事實的描述和觀察者本人的意見與判斷等。
三、觀察方法在實際中的應用
觀察方法的應用是:
1.科學始於觀察,它可以幫助人們獲得比較可靠的第一手材料,為進一步研究提供事實和數據。
2. 觀察可能直接導致科學上的新發現,這在天文學、氣象學、心理學領域是常有的事。在信息學領域,也會通過觀察發現一些過去未曾想到的問題,擴大和開辟新的研究領域。
3. 對科學假說和科學理論進行檢驗。在信息工作領域,有許多觀點僅僅是設想(假說),有不少問題存在著分歧意見。那麼,如果選擇一定環境下的研究對象進行一定的觀察,就可以初步驗證這些假說和理論是否正確,而無需再作全程重複的研究。
四、觀察方法在信息研究中的功用
觀察方法在信息工作中的具體應用並不少,隻是我們沒有專門留意罷了。信息學研究人員應當努力總結觀察方法的應用情況,並以科學的形式把觀察結果表達出來。
觀察方法在信息學研究中的應用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麵:
1.廣泛用於信息用戶研究和對信息人員的研究。信息用戶和信息人員作為活動著的研究對象,特別適合應用觀察方法。通過觀察、了解用戶的個性特征,了解用戶利用信息的習慣,了解用戶對信息中心各種信息服務的反應,以便提供針對性更強的服務,改進信息服務工作,取得一些有價值的原始材料。觀察法在信息人員研究中的應用比在用戶研究中的應用更容易更方便。通過觀察,可以了解信息人員的服務態度、工作習慣、情緒波動、心理變化等各方麵的情況,對加強信息工作的科學管理大有好處。
2.可以用於驗證某些經驗說法和理論觀點。研究人員對信息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有不同的解釋和假設,而這些經驗之說或理論觀點正確與否,要從理論上證明是非曲直,往往既費事又難以見效,而有時候,不太費功夫的觀察卻可以得出結論,辨出是非。以如信息用戶是選擇手工檢索的多還是計算機檢索的多這一問題,你隻需在一段時間內分別到本係統信息中心機檢室和手檢室看一下,比較一下用戶人數,這一問題就非常清楚了。
3.用觀察來研究、改進信息服務。信息人員並不需要特別留意,就可以觀察到信息用戶對信息中心的服務方式、服務質量、規章製度、閱覽室的布置,甚至谘詢、檢索、複製、外借等部門之間位置聯係的抱怨與建議。這些抱怨與建議可以成為信息中心有的放矢地改進信息服務的很好依據。
五、觀察方法的不足
觀察方法的不足有:
1.研究人員難以控製事情的進展;
2.觀察的樣本容量比較小;
3.觀察的結論難以用準確的數量表示;
4.需要與其它方法一起來完成一個項目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