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的高等學校大體可以分成兩大類,即綜合大學及專科學院。全國現有綜合大學71所,在校人數約100萬,主要集中在大的或較大城市中。巴黎地區有綜合大學13所,馬賽、裏昂、圖魯茲、格勒諾布爾、裏爾、波爾多、蒙波裏埃、斯特拉斯堡等城市均有3所綜合大學。大學生中,文科的人數最多,有34.6萬人,其次是理科17萬人,法律14萬人,醫學11.5萬人,經濟7萬人。中學畢業生憑會考成績合格的證書到所選擇的大學提出入學申請,隻要有空額就可入學,無需再經入學考試。正因為綜合大學入學不經考試,學生的質量就參差不齊,甚至差別很大。因此,每年學業結束都有一批人遭到淘汰,有些專業到畢業時隻剩下30%,或20%的學生,造成很大浪費。這個問題一直困擾著法國教育界的人士,也是輿論界經常議論的主題。有些人曾提出建立綜合大學入學考試的製度,但另些人則堅決反對。
綜合大學的學習一般分成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學製為兩年,結業時取得"普通高等教育文憑",第二階段學製也是兩年,結業後獲碩士學位。第三階段攻讀博士學位,一般需3~5年。法國綜合大學的學生均為走讀,學校並不解決學生宿舍問題。有些城市設有大學城,但也時常容納不下全部學生,學生們隻好到其他地方租房。
專科學院在法國又稱"大學校",多數是工科,也包括有師範及商業學院,它們比綜合大學對學生的要求要嚴格得多。首先,中學畢業生要進入專科學院必須經過兩年的預備班學習,主要是學習數學、物理、化學等基礎課。此後,學生要參加入學考試,學校擇優錄取。專科學院一般說規模較小,招生人數有限,最多不過300~400人,許多學校每年隻招收幾十人。因此,有些學院如巴黎綜合理工學院、高等師範學院、高等商業學院、橋梁與公路學院、礦業學院等入學者的競爭十分激烈,常常是幾十人中隻有一個幸運兒。能考入這些學校的人的確算是學生中的"精英"。
法國主要的專科學院均為公立,但也有不少是私立的。公立專科學院按其不同的專業而分屬政府的不同部領導。如巴黎綜合理工學院歸國防部領導,礦業學院由工業部領導,高等電訊學院由郵電部領導,各類農業學院由農業部領導等等。由於進入專科學院的學生都是經過嚴格篩選的,質量有了保證,一般說學習也比較努力,因而中途淘汰者很少。
目前法國正麵臨嚴重的失業威脅,失業率已近10%,許多綜合大學的畢業生都難找到工作,但專科學院的學生卻不同,不用擔心就業問題,甚至許多專業的學生還是企業激烈爭奪的對象。在一些主要的國立專科學院,學生們的待遇也很高,獎學金的數額相當於一個普通職工的工資,但他們畢業後必須為政府部門效力10年,之後他們才有權自由選擇工作。
這些年來,法國的教育雖然取得不少成績,但也不斷遭到各方麵的批評。歸納起來,對教育的批評主要集中在以下幾方麵。第一,對中學過分重視數學不以為然。現在,以數學水平高而取得的C類畢業文憑已成了青年人追逐的目標,而其他課目則受到忽視,特別是文科似乎已變成成績較差學生的選擇。第二,不能大膽獎勵高材生,將過去實行的光榮榜,獎金製度取消,這等於是提倡平均主義。第三,教師越來越不能受到應有的尊重。這一方麵是由於教師隊伍的迅速擴大,影響了教師本身的素質,另一方麵是學生的獨立性增加,不願服從教師的管理。第四,法國的教師都是公務員,因此,教育部便成為政府中最大的機構,占全部就業人口的1/20,加上辦事古板生硬,僵化教條,人浮於事,互不通氣,常被認為是官僚主義的大本營。自1971年以來,法國全國教師的任職、調動、提升全由電腦管理,這固然有利於克服主觀片麵及徇私舞弊,但對教師的教學質量就難以做出準確的評估。第五,許多人認為,教育部提出的到2000年使青年中通過全國中學會考取得畢業證書的人達到80%是不切實際的。上麵提到的這些問題有的已存在幾十年,真正獲解決也絕非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講到法國的教育,還要指出一點,就是在歐洲國家中,法國是接受外國留學生最多的國家。目前來自各國的留學生約有14萬人,多數集中在巴黎的各院校。許多人享有法國的助學金。中國向法國派遣留學生已有久遠的曆史,我國的一些領導人就曾是較早的留法學生。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自60年代起恢複向法國派遣留學生,但文化大革命又使這一工作中斷,直至80年代初期重又恢複。目前,我國在法國的公費與自費留學生有數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