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降的敵兵有一千多人,小巧玲瓏命人先押送他們離開。
同樣是依靠火燒,霹靂穀內的一千曹軍,卻不自覺地踏上宋兵為他們鋪好的通往天堂的道路。
“大火是燒退了敵人,可一直燒下去的話,這片生長了幾百年的森林不是要毀滅在我的手中。”小巧玲瓏覺得有些惋惜。
她的惋惜一個時辰後,被公元前510年的第一場雪撲滅了,至於有沒有比公元前511年的第一場雪來得更早些,她不清楚。
返回營寨,小巧玲瓏正在幕營內思考如何處置降兵,左軍將軍終無期不請自來。
原來今天擅自下達作戰命令的人正是他。為了最大限度地減輕自己的罪行,他決定主動負荊請罪。
對於這高傲的家夥,她從內心是討厭的,可他畢竟地由景公任命的將軍,她無權決定他的生死。若以革職作為處罰,左軍可能由此軍心動搖,若曹兵再犯,將是極為不利的。
小巧玲瓏親手扶起終無期,想起一句經典的話:“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將軍請起。”
入幕營前,終無期作了最壞的打算,第一因為他在出征前的操練中頂撞了主帥;第二,他一直認為婦人的度量遠不如男子。現在,她非但不降罪,還親手扶起,倒令他疑心小巧玲瓏另有詭計。
終無期仍伏地道:“因本將軍的過失,險釀大錯,請元帥重罰,以示軍威。”小巧玲瓏道:“三軍我為元帥,若今日戰敗,我當先受軍罰,其次才是將軍。”終無期道:“話雖不假,然本將軍確該受罰,不然,某甘願領鞭一百,以儆效尤。”
既然他執意要嚐嚐鞭子的滋味,小巧玲瓏幹脆順水推舟,答應了對方的請求,這樣既可讓他心裏踏實,也在軍中樹立自己的威嚴,可謂是一舉兩得。
對一千降卒,疾如飛、子車等人的意見是人不知鬼不覺地殺死,挖個大坑埋掉。他們的想法也沒有錯,因為曹兵的存在始終是一個潛在的危險,有可能隨時暴動;另一方麵,一千多張嘴,每天消耗不少糧食,無形中搶戰了宋兵的口糧。
可是初次上戰場且曾在二十一世紀生活過的小巧玲瓏,從心理上很難接受屠殺手無寸鐵的降卒這一事實——這或許也就是男人的理性與女人的感性的區別。可是一直養著他們也是不可能的。她唯有先留降兵活口,過幾日再說。
這是她的一時心軟所做出的決定,她想不到因一時的良心發現,幫了自己一個大忙。
次日清早,環封鎖引來小巧玲瓏夢寐以求的老者——水立方。
入幕營前,環封鎖已將昨日的事詳細同水立方說了一遍。他一見小巧玲瓏便道:“數月前,我以棋藝不精為由,推辭了第三次對弈,其實是某以為玖鳳凰缺少仁德之心,方才聽侍衛長所言,方知老夫眼拙。”小巧玲瓏如實相告:“不瞞先生,留曹國降兵,隻是我的權宜之計,一旦糧草不繼,我也唯有、、、、、、”水立方道:“因糧草不繼而殺降兵,是不得已而為之,非玖鳳凰之過。”
水立方的出現,讓小巧玲瓏增加了取勝的信心。
原來園料得知小巧玲瓏領三軍出征,擔心她無經驗而吃敗仗,就親自趕往沙隨,請老朋友出山幫忙。
對小巧玲瓏冒然擔此重任,水立方有些不解:“此次出征,玖鳳凰本可推辭,為何知難而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