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巧玲瓏道:“今非昔比,先前赤狄(狄族中最強大一支,分布在今山西境內)曾與晉國通婚晉獻公從狄娶了二女,生了晉國二公子;後晉文公出奔赤狄又娶了狄女季隗,與晉文公隨行的趙衰娶了叔隗;晉景公之妹嫁與潞子嬰兒(潞,即潞氏,赤狄中的一個分支),晉國與赤狄聯婚,往來密切,我宋國為何不可與戎族聯手?”
既為神啞口無言。
在眾人都沉默時,一直作為旁觀者的扣倉開了口:“大王對戎族可否熟悉?”
她愣了一下:“你能聽懂戎兵的話,難道對他們的情況不清楚?”
扣倉道:“未將年少與祖父一起去打獵,常與戎族的獵民相處,久而久之便能聽懂戎民的言語,至於戎族各部的詳細分布,臣也很陌生。”
扣倉的話像是在她的頭上澆了盆冷水,讓她的心也跟著涼,現在時間緊迫,待深入探訪得知戎族各部的詳情,再一起合作,是不可能的。
眼前幾位將領都出身宋國,對西北一帶的戎族更是一問三不知,幾個人你望我,我望你,要麼搖頭,要麼低頭。
廳內的君臣正絞盡腦汁地想辦法,一名傳令兵走了進來:“啟稟大王,牢中一名叫淦肩的秦兵,從早暨今,一直叫嚷著麵見大王。”
終無期白了士兵一眼:“大王事務繁忙,怎會有空見些無聊的人?”
孫藝則是不同的意見:“被俘的秦兵過千,僅他一人叫嚷,想必有要事想說,見見也無妨。秦兵可曾說了些什麼話?”
士兵道:“秦兵道,‘宋想取勝,非求救戎族不可’。”
“哦,也許是個不普通的角色。”小巧玲瓏好奇,“帶他來。”
士兵還是幹站著不動。既為神提醒道:“還不快去!”
士兵道:“淦肩還有要求。”
“未有功,想先邀賞?說來聽聽。”小巧玲瓏對這名秦兵更加感興趣。
“淦肩想要纖纊衣(古時的一種細綿)一套,一頓配有豬、牛、羊肉的午餐。“
“一落敗秦兵還諸多要求,等我提劍去拖他來見大王。”王進良也沒了耐心。
小巧玲瓏擺擺手道:“一一滿足,轉告淦肩,要是不能說出點本王想聽的話來,今日的午餐便是他最後一頓飯。”她想讓秦兵知道,宋國的免費午餐並非隨便便都能吃的。
約摸過了一個時辰,名為淦肩的秦兵才姍姍來遲。
十多天來,她見無數的秦兵,可年近五旬、身高七尺、方臉的淦肩橫豎看來,都不像是秦國人,他似乎有意通過打扮告訴別人:我是一名賈商。
淦肩也還算懂禮儀,先為自己的遲到向宋國君臣道歉,接著是語出驚人:“大王準備與犬戎聯手對抗綿戎(綿諸之戎的簡稱)?”
“這家夥果然不同凡響。”小巧玲瓏故意保持平靜,微微頷首。
淦肩道:“其實本人是一名齊國賈商,常常往來於戎族各部間,收買虎、狼、猴等皮毛,而後運回齊國出賣。數日前,我途經雍州,不巧被秦兵強拉入伍。幸得大王仁慈免於死罪。昨晚聽聞宋軍與戎兵交戰,兩方不戰罷兵,我尋思他日兩國肯定會再戰。鄙人對兵也略知一二,故前來討餐美食,求套像樣的綿衣。”
先不說長相,小巧玲瓏從聲音上判斷,淦肩是標準的山東腔。
“你對戎族各部皆熟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