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蟾將身飛速來在北海水晶宮,請宮衛通稟,自己求見龍王。不料,禍在眼前。原來,龍王當日不在水晶宮,而是到蓬萊島同仙人們會酒去了。主管龍宮者,乃之第六子博采。聞得訪客稱玉潔仙姑,不禁怒氣衝天。因為其同孽龍去疾是兄弟且乃一奶同胞、一母所生。胞弟之禁北覺寺深井,他對此一直耿耿於懷。但為事者乃父親李龍王,自己敢當麵抱怨嗎?多講一句話,為弟求一求情,定遭申斥。母親玉妃為去疾被鎖之事哭鬧一場,也請托正宮龍後講情,皆無用處,又何況於他這個兒子。
博采從當年李龍王的話中得知,有倆人,一靜心仙姑,一玉潔仙姑,乃當事人,同去疾有過爭鬥。所以,他將胞弟承禍的根源算於兩位仙姑的頭上。實人家同去疾被鎖本無關聯,但他便主觀臆斷如此。早年,想要尋仇來這,但沒倒出空來。被送去外方學藝,導致報恨之事日久變淡了。於今,聞得玉潔仙姑之名,立馬勾起舊仇。他言道銀蟾這是倒楣催的,自尋死路,撞來門上。自己又豈有不拿之而加懲治之理?老父王不在跟前,自己也有膽放得開。遂一聲呼,將一隊蝦兵蟹將殺出宮來。你見他:
臉長足二尺,絡腮須三寸;
渾似青銅壺,裹片遮羞布;
身上穿錦袍,牡丹搭蝴蝶;
腰間殺寶帶,蛤珠配硨(磲)殼。
忿火百步能顯現,惡氣衝衝撲人翻,在手提著青霜殺生劍,一副搏命姿態。
博采將劍而指銀蟾,喝道:“婦人可是那什麼玉潔仙姑?”銀蟾答道:“正是。對麵哪位神聖?”但觀對方架勢不對,好似滿懷仇恨之意,她不由得加了數分小心。博采道:“本王子博采是也。玉潔仙姑,你來正好,本殿下存在那幾十年前的舊賬,要同你算來。”吩咐下屬:“拿下她。”海兵海將如狼似虎,往前來撲,要拿銀蟾。銀蟾不解對方之所為,喝道:“且慢來,話講清楚,你我何債之有?”博采道:“便講於你聽。……,是你害得我那七弟至今囚鎖深井,不得自由。這等仇債,爾不當還嗎?”銀蟾一聽,卻為當年孽龍一事,遂加駁斥:“那孽龍作業傷生,危害塵世。得到懲罰,實屬咎由自取。再者,乃為爾父罪之罰之,你何偏向我們尋仇耶?道理安在?”博采道:“管什麼有無道理,本殿下再不同你多講廢話,隻教爾這賊婦就死是了。”揮一班兵將,攻擊銀蟾。
銀蟾本就心情不好,又遭侵淩,不免心中火燒。遂施本領,教訓一班“臭魚爛蝦”。海兵不能製住訪客,反遭打吃羞。激得博采頂梁冒火,欲燒海沸,呼海兵退後。他自己將青霜辟水劍,來斬銀蟾。銀蟾掣劍還擊。雙方二劍相交,殺得:
重重浪峰疊,潮頭覆蓬萊;
三星失居山,誤罪龍王爺。
驚得那:
海參遺其腸,鰂魚吐墨液;
蛤蜊緊閉殼,螃蟹沙裏遁。
一海生眾盡墜惶恐之中。多時,銀蟾見敵方強勢,硬拚下去的話,自己必陷不利,“我當如何是好?”未知銀蟾能否降製龍子博采,又能否見到李龍王並求得還魂扇救夫還陽,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