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1 / 1)

如果說平日裏對張寡婦客氣是因為他兒子兒媳的威勢,那經過那天晚上與黃瞎娃當街一戰,張寡婦在眾人的口碑裏含金量上升很高,在阿黃家遊門子的隊伍中儼然成了半個組織者。進過這幾天的接觸,阿黃也摸得了張寡婦的底。原來在大家眼裏張寡婦就是個炮仗,黃瞎娃一點就著。阿黃覺著大家可能看走了眼,張寡婦這次來阿黃家湊熱鬧,是真有事。張寡婦家原來有四個人的地,九九年土地二輪承包的時候,丈夫的土地和兩個兒子的土地都退出去了。可她去別的村吃席的時候,聽說考上大學的人土地不退。於是她就動了心思,覺得自己說這事怕兒子責怪,就想曲線救國。為什麼找到阿黃這裏?恐怕連張寡婦也說不清楚。生活就是一個大舞台,每個人都是編劇和導演,更是演員。生活又是一個漩渦,誰敢到漩渦中心去擊水,誰就是角。垃圾問題是農村中的麻煩事,沒有人願意多問。可不問不等於垃圾的事就會消失。村落不知始於啥時,但有一點可以肯定。村落是眾多家庭的聚集地,而家庭幾乎是私有財產的代名詞。從這個角度去思考問題,村落就是一個利益組合體。現代村落是一個全麵開放聚集地,全麵開放是提高了村落的方便指數,但也對村落的管理增加了難度。上世紀九十年代,我清楚的記得一場大雨過後,縣城的大街滿地狼藉的惡劣情景。但現在連我們那樣級別的縣城都開始創建衛生文明城市,全天候有人維護衛生,這才有那樣可圈可點的環境。其實從根本上說,小城鎮建設是要建設一個係統,係統本身就是活的,每時每刻都在吞吐進出。垃圾就是要出的東西,不重視這個問題就會出問題。村委根據大多數人的意見決定堵住豁口,可因為黃瞎娃的阻攔暫時停了。阿黃的舉動從根本上講是為了自己,但同時順應了一部分人的要求。再者他是自費,這就是說沒有純粹失敗的投資。阿黃沒想到自己的泄私憤的行為給自己帶來如此大的聲譽提升,他若有所悟。吩咐媳婦來者不拒,在媳婦那裏阿黃獲準準備開水和茶葉,煙的事情給堅決否決了。阿黃準備了一個筆記本,誰要反應什麼問題就認真記下來。這個舉動傳得很快,沒幾天阿黃的本子上就記下了二十幾個問題。遊門子的人一邊反應一邊給阿黃遞煙,阿黃一邊記錄一邊給群眾解釋政策。心中升起欽差大臣般的高度感,有人就說阿黃就是能,對政策的把握比老劉強多了。有人戲稱阿黃家成了“第二村委會”。

入夜,村委會燈火通明。在王頭的主持下召開了兩委會議,會議說到了就兩件事。一是說老劉帶領土地確權組全體在認真鑽一下土地確權方麵的文件,不要把在工作弄被動了。二是說確立原居民小組第一解釋權,因為說實話,原事不離原人,土地的變動和調換還是原來的組長更清楚。開完會王頭先出去了,老劉和會計布置了一下工作,就出去了。直到十一點半老劉和會計才跟著回來,老劉嘴裏有些酒氣,但不很衝。會計還是老樣子。大家又議論了幾個問題就散了。會計是黃姓的長者,和阿黃家離得不遠。會計每天都要閉門關窗,走在最後。路過阿黃家的小巷,迎麵碰上了劉碰頭。黑暗之中劉碰頭居然沒有開口稱呼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