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這時的神,不過是魔的一部份分支。
剩下的那些讓人恐懼、災難的神秘、異象仍然歸於魔。
再往後發展,神的崇拜越來越昌盛,而作為與神同屬的魔開始讓人畏懼、遠離。
之後,形成了神、魔對立。
由此可見,魔本身不是邪惡,是在傳承過程中,其神的一部份將魔樹立成對立麵。
作為一種遠古傳承,神有神的信徒,魔也有魔的信徒。
魔門在西域、柔然,所傳承的根本方式,其實比神的傳播更加的直接。
教人生活技能,傳五行、陰陽之說,包含武功的傳承。
施醫贈藥,教人相互團結,延續族群。
傳播舞踏、音樂、藝術,讓人曉之禮儀,傳宗接代。
魔門與萬聖教所傳播的,都是諸如此類,讓人生活更幸福的實事。
隻不過,這些事在武朝人看來,卻是有異樣的存在。
比如:魔門倡導女子不必從一而終,多和強大的男性交合,從而誕生出強健的後代。
又如:魔門教導人們不必尊神,萬事應該依靠自己。發洪水、幹旱等等天災不要去求神,而是應該自救。
再如:魔門的醫學,多有以活人為習練,在魔門看來,人死後,身體便是無用之物,將其用於研究,以救更多人,何樂而不為?
作為穿越者的向天笑,在了解到這些後,立即判斷出:
所謂魔門,不過是較為原始的一種科學傳承,不能說全部正確,但確實更富有理性。
並且,向天笑將之與南蕃白教相比較,二者多有共通之處,或者說原本就是一家。
隻不過白教發展的更加虛偽一些。
這就如同,魔先過渡到白教,再從白教過渡到神,而南蕃白教也是武朝中土釋門的前身。
頓時,向天笑明白了所謂宗教的起源。
最初的魔,是一種神秘崇拜與實踐哲學的誕生。
在發展的過程當中分成了三部份人:
一部人堅持傳承,繼承魔的傳統,又將所有先賢歸功於一身,形成大天魔崇拜,形成後來的魔門。
一部份人,從實踐中出發,以己身修煉突破天地桎梏,既堅持哲學,又神化崇拜,從而形成了道門。
最後一部份人,隻取好的一麵,將之神化並形成宗教崇拜,這就是最初的佛,是真佛。
但佛的發展,卻在後世中產生了扭曲,以輪回轉生恐嚇眾生,使眾生愚昧。
佛不取眾人之物,後世佛子卻受萬家香火。
佛不塑像、不傳功、不居屋,後世廣修廟宇,騙取銀錢以享用。
佛不斷男女之事,以傳承子孫後代為重,佛陀便是傳下子嗣後步入悟道之行。
並在悟道之中遇貪欲之女,以己身行欲之事,從而使其歸正。(《觀佛三昧海經》、《慧上菩薩問大善權經》、《十住毗婆沙論》,佛家早期經文)
可見,佛家從魔傳承中,是正視男女之事,並言傳身教男女之事的正途。
而在佛教的形成過程中,偏離了方向,才有南蕃白教之雙身法,爾後才有佛教的滅絕人倫。
所謂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一直都被人為的誤解。
誤解一:翻譯錯誤。
誤解二:解釋錯誤。
或者說,解釋的人,本身就是在妄語,曲解了佛陀的真意。
(明知娜伽乃是邪魔,非要翻譯成守護天龍,明知大自在天是什麼,非要翻譯成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