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上小學,第一次過寒假,第一次在寒假中做作業。這些讓人覺得興奮。但是寒假快結束了,作業還剩小尾巴。最後在孫清娜的威逼利誘下,歐元的寒假作業總算“擦幹淨”了。
正式開學前,設了報道日。在報道日,隻需要上午在學校呆兩個小時。主要任務是交作業和領新書。
沒想到啊,萬萬沒想到,班級上有35個人,卻隻有6個人完完整整地完成了寒假作業。
靖老師特意在家長群裏點名表揚了那6個同學。歐元是6個同學中第一個被提到了。靖老師還說,歐元的全家福美術作業畫得棒極了。
這算是新學期伊始的好兆頭了。
上半學期班級裏誕生了一些綽號,比如“六人煩煩組”、“三大神經病”,這些都是壞綽號,下半學期開學才兩天,已經誕生兩個新綽號了,而且都是好綽號,分別是“日新好聲音”和“日新最強大腦”。
“日新好聲音”這個詞是靖老師想出來的,但還沒有想好要給誰。
開學第二天,大家還在上第一課《春天在哪裏》,樂樂是第二段的朗讀者。第二段是內容如下。
春天在哪裏,
春天在草地上。
春天的雨飄飄灑灑,
草兒醒過來,換上了新衣。
靖老師在旁邊聽著,覺得真像春天,出去感覺不到雨,但袖子一下子濕掉了。於是靖老師把“日新好聲音”評給了樂樂。
“日新最強大腦”誕生於一天上午的最後一節課。
那是正式開學的第一天。那天正好是星期四。其實在那天的早上,靖老師給大家上過一節課。中間過了兩節課後,第四節課仍舊是靖老師來上。
在第四節課上,靖老師突然問大家今天早上第一節語文課上的事情。不少人舉手來回答,靖老師把回答最精準的那些人評為“日新最強大腦”。因為獲得此稱號的人太多了,大家轉眼就不記得到底都有誰得了這個稱號,得稱號的人除外。
反正中間沒有歐元。
開學第二天,也是歐元的敲章日。
敲章是這樣子的:大家晨讀,歐元巡邏。覺得誰讀得好,就在誰的書上敲一個章。學期結束的時候,大家一起數章有多少,按照章的多少兌換不同的禮物。
小孩子總歸非常認真。
歐元滿屋子跑,給他眼中讀的聲音最大最投入的同學敲章。晨讀的時間隻有20分鍾,有時候,難免有疏漏,沒有在20分鍾裏給每個孩子都敲上章。
大大咧咧的,也就算了。
而有的孩子,則會拿著課本,要求歐元補敲。
歐元通常情況下會找靖老師要晨讀章,幫提要求的孩子加蓋一個章。
這天,陳澤西讓歐元去敲章。可是這個章已經沒有了,因為靖老師把章拿去加墨水了。
歐元一直記著這件事,每次下課都去找章,直到當天下午,靖老師加好墨水將章放在講台,歐元趁著下課,幫陳澤西補上這次的章,才算結束。
老師推薦了一個叫“速算盒子”的連速算的學習軟件。需要在手機或平板電腦上使用。
左庸為歐元下砸了這個軟件。
歐元很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