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七章 求救(2 / 2)

可是現在,那個摸著自己腦門兒,勸自己不能哭的母後就要不在了!此時此刻,再沒有什麼皇上太後,有的隻是一對自小相依為命的母子。

太後薨逝是朝野震驚的大事,京中三品以上的命婦都要進宮吊唁。林婉城自然不得脫身。再加上,太後薨逝對皇上的打擊太大,皇上的龍體竟然也支撐不住,倒了下去。林婉城就又在太醫院忙了一個腳打後腦勺。

過了幾日,皇上的病情好不容易穩定,林婉城才終於能夠脫身。坐在回府的馬車上,林婉城陷入深思:皇上的身體已經江河日下,隻怕也撐不了多久了。如果叔明此次出征順利,能夠在一年之內解決柔然大患自然是好,如果超過了一年,隻怕大周的形勢就有些不妙了。

皇上如果死在戰爭結束之前,京中必然會掀起一場轟轟烈烈的奪嫡之爭。惠妃和鄭王狼子野心,他們一定會不惜一切代價來奪取王位,甚至以大周的利益為代價也在所不惜。

到時候,鄭王一旦與柔然達成秘密協議,兩方合作絞殺崔叔明和平王的勢力,那麼平王府和定遠侯府必將陷入萬劫不複之地!

想起邊關的戰事,林婉城自然而然就想起了崔叔明:叔明,你現在在哪裏?身體可還平安嗎?班班已經學會叫父親了,他也總盼著你能盡早回來,你知道嗎?還有,我其實……也很想你的!

林婉城憂心忡忡回了侯府,林裴氏見她麵色不好,趕忙來問,她就用思念崔叔明的話給搪塞過去。林裴氏就從旁道:“世上哪有那麼許多花好月圓?有了缺憾,才能更加襯托出完整的美,你說是不是?”

林裴氏見林婉城心不在焉地點頭,就知道這孩子心裏一定裝著其他事情,既然她不願意說,自己也不好再問,默默地拍一拍林婉城的肩膀,就轉身走出門去了。

入冬以來的第一場雪來的稍微有些遲,不過這場遲到的初雪卻帶來了一個好消息:衛子瀾產下了一個健康的男嬰。

由於正處在太後的孝期,不宜大肆操辦,所以平王府隻在孩子滿月的時候開了小宴。不過,作為皇家下一代出生的第一個孩子,皇上自然是十分寵愛,命令張喜年親自走了一趟平王府,帶去了無數的奇珍。

平王這裏大喜,鄭王卻愁雲慘淡。按理說,鄭王比平王早一步結婚,府裏的姬妾也數不勝數,然而,卻無一例外,沒有產下一子半女。

鄭王曾經請了許多太醫來看,自己也找了許多土方子,然而,總是無濟於事。

現在,他眼見自己的弟弟有了下一代,心裏隻覺吃味,對著楚悠穎就更沒有好臉色。

楚悠穎自從失去尚書府這個儀仗,在王府裏就基本沒有了寵愛。再加上鄭王三番五次的來她院子裏鬧事,她竟然神智都有些恍惚。最後,鄭王索性就以楚王妃身體不適為由,將她軟禁了起來。

時間不覺就到了年下,這個春節,沒有崔叔明,林婉城過得索然無味。好在,邊關最近傳來了好消息,崔叔明、杜德正帶領大軍取得了一次小規模的勝利,皇上賞賜了許多東西。

這些金銀珠寶林婉城雖然不稀罕,但是她知道崔叔明打了勝仗,自然是從心底感到開心。

春節就這麼不鹹不淡地過去了,林婉城卻一直對外稱病,閉門不出:夏采薇和金一川去了蘇州,白華隨崔叔明上了戰場,花鳳涼南下去談生意,相熟的人也就隻有衛子瀾還在身邊。不過,衛子瀾新近添了兒子,一心一意都撲在孩子身上,也沒有太多心思出門。所以,林婉城深感沒有出門應酬的必要。

時間轉眼就到了三月。三月,本該是草長鶯飛、萬物複蘇的時節,沒想到邊關卻傳來噩耗。

林婉城匆匆忙忙趕到鎮國公府的時候,杜老夫人已經受驚躺倒,杜裴氏強自撐著在主持府內諸事。杜衡夫婦、杜若琅杜若蘭都滿臉憂思地聚在堂前。

林婉城先去重華院給杜老夫人看診,才又轉道去世安苑問了情況。

“北疆苦寒,說是你姨父腿上又中了一箭,他的腿本就有傷,這一回……算是雪上加霜。”杜裴氏勉強將這四個字說出來,隻覺滿心都是疲累,她眉頭緊緊鎖著,臉上慘白,幾乎看不到一點血色。

林婉城趕忙道:“師兄的來信我也看了,姨父的腿上雖然看著很嚴重,其實並不棘手,隻是師兄一個人無法完成醫治,才寫信回京求援。所以,姨母您不必憂心,我這就收拾行裝趕赴北疆,我們師兄妹的醫術難道您還不相信嗎?定能保姨父無虞的。”

林婉城嘴上說得輕描淡寫,心裏卻十分清楚其中的凶險。杜德正此次傷在舊處,可謂是傷上加傷,治療起來不僅費時費力,而且風險極大,甚至一不小心就有可能喪命。白華一個人沒有治療的把握,所以才寫信回京希望林婉城前去幫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