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章 馮氏猜想 1(2 / 2)

老子也說: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

莫非自己白天所受的那些氣,那些讓人無法排解的東西,自己能在夜晚完全發泄出來?

陳摶老祖無言,畫一太極魚,於是所有的玄妙哲學,盡在不言中了。

黑白相映且相互纏繞的兩條魚,是不是可以解釋成在清醒與沉睡中的兩個截然不同的自己呢?

不久前,馮列革看到這樣一種學說——雖然說他不是研究天體物理學的,但對於那些新鮮的學說,他總是懷著一種無限的好奇。有人說有暗物質與暗能量的存在,於是就有人相信,在我們存在的可以感知的這個世界外就一定還有一個平行的世界存在。換句話說,在這個世界裏有一個我們可以看得到摸得著的你,那麼在另外的那個平行的世界裏,就一定還有一個和你相貌一模一樣,但思想估計就完全相反的你了。

如果我們把兩個世界中間的那個分隔線看作一麵鏡子的話,你就可以在鏡子裏外看到兩個一模一樣的你。有句話要提醒你,你可不要隨便去探究誰才是真實的,因為就連你自己究竟是處在鏡子的這麵還是那麵都是無法說得清楚的事兒。

究竟是真實的鄰居看到的是虛幻的馮列革呢,還是真實的馮列革遇到了虛幻的鄰居?

物質的起源與歸宿究竟在哪兒,這是一個現今無法說得清楚的謎題。馮列革不知道從何時開始,腦海裏總是閃現這樣的科學謎題,他倒不是想努力去追求一個什麼結果,他好像隻是想弄清楚自己用了那麼多年的辛苦積攢起來的金錢與物質究竟到哪兒去了。

難道那一切就正如佛家所說,從來處來,到去處去麼?可是既然是自己辛苦的所得,就應該是自己所有,可它們為什麼又去得不知道方向了呢?

人同樣也是由物質所組成的,那麼人最終也是有一個歸處的。如果把真實存在的人定義成明物質,它的思想就是明能量,由明能量所推動的明物質的運動如果說是一個從生到死的過程,那麼在另外的一個世界裏的人,就應該是暗物質與暗能量的運動過程。因為我們假設了在那個平行世界裏的你除了和你相貌相同外,思想是完全相反的,所以在這邊的你想要生得偉大,在那邊的你就想死得猥瑣。你在這邊是優秀的,在那邊就應該完全是愚蠢的……由於宇宙間的萬事萬物都最終要歸於平靜,你出現在這個世界裏,已經打破了物質世界的某種平衡關係,所以在那個世界裏的你就會費盡心機將你拉向死亡,最終二者在兩個平行世界的結合點處歸於零,以期讓兩個世界處於短暫的平衡期。

馮列革倒是覺得,不光是生靈因為有了思想才是多變的,生靈不也是物質構成的麼?生靈的思想還不是源於物質的組合麼?那麼所有的物質都應該是有思想的,這思想就是推動他們變化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