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章 馮總其人 6(1 / 2)

馮列革不答應管理全廠,他知道自己沒有那麼多的精力。錢中耀權衡了以後,決定在家具的麵子工序上下足功夫,於是任命馮列革為副廠長,專職管理油漆車間。

馮列革管理著從半成品的打磨、拋光、貼紙、底漆、細磨、麵漆等幾道工序,特別是麵漆這道工序,是現代家具的重中之重,如果這道工序有一點瑕疵,那整套家具就相當於被判了死刑,所有的前功都盡數失去。

現在的許多工人本也是不好將就的大爺,受不得一點委屈,而有些人的責任心又差得不得了,你若一時半會兒不在車間走動,他沒準兒就在偷懶,或者做的工藝就會力道不夠。

今天需要返工的一批貨就是打磨的功夫不夠造成的。

好在連坐的懲罰製度不是馮列革製定的,早在他來這兒之前,公司就是用嚴厲的製度維持著生產車間的正常運作的。那時一人犯錯,全車間都跟著倒黴的事兒經常發生,雖然怨言四起,但不得不說是一個行之有效的管理方式。

但那種管理方式因為實在是太沒多少人性可說,所以工人來得快去得也快,甚至還有幾起工人集體群毆管理者的事兒發生。正因為如此,連坐的懲罰製度在馮列革來時就已經處在岌岌可危的地步了。那種沒人性的連坐製度更多的時候是用來對付外地來的工人的。建這個工廠被占用了土地的那些人,是廠裏的被保護的對象,他們拿著最高的工資獎金,幹著最輕的活兒。當然這些人當中也不缺乏有關係的外地人。

馮列革的一些老員工也在這個廠裏,他們分散在廠子的各個部門。

他們當中的一部分人對馮列革當初的突然倒黴有著種種猜想,但猜想歸猜想,生活總得要繼續。一個工廠倒閉了,總還有其它工廠需要人,再說錢中耀收購馮列革的廠時就明確表明了態度,原廠的工人願意隨廠子一起走的,熱烈歡迎,不願意留下的,也隨時可以離開。

持觀望態度的人不少,而了解錢中耀這個人的為人的人也不少。廠子被更名時,不願意留下的占去了三分之一。剩下的三分之二在幹了一段時間以後,又離去了一半。最終留下的那些人不是那種有關係的人,就是認為在哪兒幹活掙錢都無所謂的人。

再後來,馮列革也在這裏屈尊了時,他們就再也沒有驚訝的表情了。

馮列革原來廠裏的那些工人,當年他也不是每一個都認識,再加上這些年的變化,他的記性好像也差了許多,所以就算是某些本來應該認得的人,他也忘得差不多了。

接受了新的工作崗位,馮列革也並沒有什麼大的心理變化,不像別人說的那樣,會因為巨大的身份反差而造成心理與生理上的不適應,也並沒有那種因為碰到了老員工就麵子上過不去的心理壓力。又或許他本來壓力很大,而他表現在臉上的表情卻是完全無所謂的。

聽說馮列革來廠裏擔任副廠長一職,一些原本對他有著不錯印象的工人試探著來看他了,因為要顧及他的麵子,他們大多數人都是采用那種有意無意地碰到他的方法,很驚訝的樣子出現在他的麵前,然後叫一聲:“馮總,怎麼會在這兒碰到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