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章 馮總其人 6(2 / 2)

馮列革很鎮靜很淡然地笑一笑,看著叫自己的人,眼珠子轉一圈,好像是在努力回憶麵前的這個人究竟是誰,他為什麼會叫自己馮總呢?但短暫的回憶很快就有了結果,他想不起這個叫自己馮總的人究竟是誰,管他的呢,就算是自己以前的員工,那也隻有對不起了:“對不起,我腦子裏裝的事兒挺多的,想不起我們曾經在哪兒見到過。”

有好幾個叫他馮總的員工都沒被他認出來,於是大多數人都知道馮列革腦子已經壞了。如果不是被企業破產氣壞的,就是因為腦子壞了企業才破產的。

於是,其他人就算再有想站在他麵前叫他一聲馮總的念頭都不得不打消了,他們從心底裏開始可憐起這個曾經風光無限的,現在卻落魄至如此地步的男人,並在表情上表示了很大程度上的同情。

馮列革需要的並不是同情,他隻是蜇伏後孤獨得太久了。

杜清林是馮列革原公司裏頭一名精明能幹的業務員,當年深得馮列革的器重,於是二人成了很要好的朋友。

馮列革公司的突然變故,杜清林都還沒有明白是怎麼一回事,所有的一切就改朝換代了。

杜清林是作為重臣被挖掘到錢中耀的新公司來的。

杜清林與錢中耀二人本就是遠房表親的關係,在外人看來,馮氏企業倒閉後,人往高處走,杜清林到新公司任職本就是無可厚非的,但某些人卻因為知道杜與錢的關係,於是就猜測,是他們二人內外勾結才搞垮了馮氏公司的。當是時,謠言滿天飛。

人說,做大事者不拘小節,也許錢中耀和杜清林還真是做大事的人,對那些傳言,他們都不置可否一笑而過。時隔不久,幾乎所有的人都將馮列革的倒黴相看在眼裏,於是馮氏公司的倒閉都是馮列革咎由自取的所謂事實真相就擺在了所有人的眼裏,占據了他們的口實。

最有鼻子有眼的傳聞是:馮列革看到別人做紅木家具發了財,就想將自己在現代家具的投資裏抽出一部分資金投向紅木家具市場,可是因為不懂行情,接連買了幾批木頭,質量都不好,於是他就親自跑到海南去買花梨木,又去緬甸買花梨,結果在緬泰邊境不知是被人綁了還是騙了,反正他消失了一段時間以後,一回來就宣布公司沒有足夠的流動資金了,公司進入休眠期,半個月後,馮氏公司被錢中耀收購了。

這種說法還是挺文明的,至少給馮列革的破產畫了一個優美的麵具。沒有人說他是因為販毒吸毒殺人滅口而破產就已經是對他最大的憐憫了。

可是不管怎麼說,馮列革總是失敗者,即便你以前再輝煌再怎麼了不起,如今的你還是淪為和乞丐差不多的下場,還有什麼值得稱道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