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發現海石(2 / 2)

一袋方便麵沒有吃完,白祀義和衍生就回到廟中說道:“猜測應該沒錯,咱們堅持一下,先到了山頂再說。”眼看也快天黑了,我們現在不走,一會還得照明,更是顯眼,一合計都沒意見。

山頂的廟宇是一眼就能看到,好似近在咫尺。走起來卻有兩三公裏左右,又全是上坡路,十分費勁。太陽也漸漸落下,我身上沒有一件幹爽的衣服,這時起風冷得夠嗆。

走了一個小時左右,我們才到了剛才看到的廟宇。這座廟從外觀,大小都跟前麵兩個大有詫異。不但修建得十分華麗,青瓦紅牆的。而且也有一個小型四合院這麼大。

前門是紅珠黑漆大門,大門頂上左右各站了一隻篪貓。看起來十分雄偉,進門後就是一個方園,兩側沒有房間,隻有前門一座方形建築,依舊是大紅色圓柱門。上麵牌匾由紅綠色漆製,中間用金粉描了“媽祖廟”三個大字。

王剛叉腰站在下方,用小型手電筒邊照邊讀。讀完就朝我看了一眼,又打著小手電去找院裏的青石苔蘚。腦子裏覺得有些奇怪,喊他問道:“王剛,我怎麼覺得媽祖廟是在海裏的?”王剛也回身,嘿嘿笑笑道:“嘿,你還錯啊,雖然媽祖廟不是在海裏,隻是沿海地區有,但你能有這個反應,我打一百分!”

媽祖本姓林,名默,人們稱之為默娘,她在人間隻活了二十八個春秋,可她的名字,卻被人們傳誦了一千多年。傳說她自出生至滿月,不啼不哭,默默無聞。她從小習水性,識潮音,還會看星象。

在她十六歲的時候,與一群女伴出去遊玩,當她對著井水照妝時,一位後麵跟著一班神仙的神人捧著一雙銅符,擁井而上,把銅符授給她,一起玩得女伴們都嚇跑了,而媽祖則接受銅符,並不懷疑。媽祖接受銅符後,靈通變化,符咒避邪,法力日見神通,以至她常能神遊,騰雲渡海,救急救難,人們稱她是“龍女”

她一次又一次救助海難。她曾經高舉火把,把自家的屋舍,燃成熊熊火焰,給迷失的商船導航;她矢誌不嫁,把救難扶困,當作終極的目標。公元九八七年九月初九,她在湄洲灣口救助遇難的船隻時不幸捐軀,年僅28歲。

她死後,仍魂係海天,每每風高浪急,檣桅摧折之際,她便會化成紅衣女子,佇立雲頭,指引商旅舟楫,逢凶化吉。千百年來,人們為了緬懷這位勇敢善良的女性,到處立廟祭祀她。

“不過這山高皇帝遠的建個媽祖廟做什麼用,就算是用來掩飾也得做點功課吧?”王剛科普完媽祖的曆史,又囔囔自語著。白祀義皺了皺眉說道:“之前土地廟,山神廟在同一個範圍裏也足夠奇怪。但是看廟宇破舊,想是不會有什麼人來,但這廟,肯定是時常翻新的,不如我們進去看看香火如何?”

王剛沒在地麵上發現什麼有用的東西,也點點頭道:“或許是很多很多年前,這裏屬於海洋邊界,人們傳承下了這種風俗文化而已。”說著我們便進了大殿,殿裏十分黑暗,上麵掛了四條金色紅底的瓜幡,上麵繡的應是經文。兩旁各有一座香塔,從上而下共有九層。

佛台上黑乎乎的供了一座石像,兩邊結滿了蜘蛛網,一時也看不清。白祀義環繞了四周說道:“看樣子也很久沒來了,其它東西都還挺新,怎麼這真身石像上連件披掛都沒有?”

想法跟我們不謀而合,都打開了小型手電,輕輕掃去了四周厚厚的蜘蛛網看去。供台上根本就沒有什麼媽祖娘娘的真身石像,而是一個三四歲大的孩童。

石料用的是黑色,麵容相貌都是胖乎乎的孩童臉。可兩隻眼睛異常的大,上麵鑲了紅色的石頭。為啥說是石頭,一般寶石都會有一定的光澤,那兩個眼珠的石頭就是暗暗的紅,渾圓一體,不像是染色,但也絕對不是寶石。

耳朵又很像豬的耳朵,又寬又大,耳垂掉在雙肩上。圓潤的雙腿一盤,兩隻過長的手臂好似匍匐般撐在前方。看來看去,也看不出到底是個什麼東西。孩童臉色也沒有笑意,隻有一種特別凶狠的感覺。

王剛上下左右看了個遍,實在看不出是什麼,笑著說道:“我知道這是什麼了,豬八戒和高翠花的兒子,你看這耳朵,多像他爹!”

不知道為什麼,我被這石像盯得總有種毛骨悚然的感覺,特別害怕王剛對它不敬,它就立刻撲過過來。